(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业务上已经属于跨领域拓展,而监管上仍是沿用“条块分割”模式,这就是电力宽带命运的“微妙”之处
尽管利用电话线及光纤电缆的宽带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但目前一种新的革命性技术正使利用电线的高速互联网宽带连接成为可能。
8月初的一个双休日,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一些小区居民收到了关于“电线上网”的广告资料,这种“电力宽带”的速度超过目前的电话宽带速度,收费只需每半年400元。而安装也简单至极,仅需用一个鼠标般大小的调制解调器(“电力猫”)将任何一个插座和电脑连接起来即可。
这并非什么耸人听闻的技术,就在今年7月中旬,美国3家重量级的企业巨头——Google公司、高盛集团和赫斯特集团向一家提供电力宽带服务的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投入了1亿美金。几乎与此同时,IBM也宣布与一家能源公司结盟“试水”电力宽带业务。
这些举动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主流评价认为,这点燃了电线接入互联网的复兴之火,也是实现这一梦想的最佳机遇。而在国内,该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中电飞华公司一直非常“低调”,虽然它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控股企业,有“中国电通”之称。
“信产部对这一技术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推行的企业也没有得到相关牌照”,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绎明宇对本刊说。
“暗战”中国
作为半路杀出的新通信技术,电力宽带是利用电线传输数据和语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这种技术是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用电线传输,通过‘电力猫’分离,并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话,以实现信息传递”,中电飞华公司的一位人士对本刊说。
据他介绍,自2002年左右开始,电力宽带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和四川等地悄然“崛起”。
由于不需要重新布线,成本低廉等优势,“电力宽带”在市场上颇有斩获。仅在北京市场,该公司已经在数百个小区开通了电力宽带服务,其中包括天通苑、望京等超大型社区,覆盖了40多万用户。
但是,这种宽带服务一直处于政策上的“灰色地带”。中电飞华原本也从事一些传统的、成熟的宽带接入服务,借此得到北京地区的ISP牌照。随后,该公司开始经营“电力宽带”,也算打了个政策的“擦边球”。
这一记球已经搅动了北京的宽带服务市场,一场宽带服务的“价格战”已经山雨欲来,但在中国的其他城市,“电力宽带”服务还是“妾身未分明”,难以施展拳脚,多以“试点”“试验”为名推广。
在上海,电力宽带甚至以“寄居”的形式依附于传统宽带运营商,上海电信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已经同数家宾馆开展了试验性合作,“电力宽带”可能成为上海电信宽带接入的补充方式之一。
“目前的问题是,还没有涉及如何与电力部门进行利润分成”。这位人士说,但未来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原有的宽带服务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事实上,中电飞华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身份,“一方面它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控股企业,另一方面,在业务上它又受到信产部的直接监管”,绎明宇说。
业务上已经属于跨领域拓展,而监管上仍是沿用“条块分割”的模式,这就是“电力宽带”命运的“微妙”之处。
有意味的是,信产部原定于2004年4月份对“电力宽带”技术进行鉴定,但迟迟未付诸行动。种种迹象表明,已经破茧而出的这项新兴技术,至今仍未领到真正合法的“准生证”。
“对于电力线上网这种新兴的业务,信息产业部还处于调研、测试的过程中,不可能发放专门的运营牌照”,信产部的一位人士对本刊这样说。
但是中电飞华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控股企业,也并非没有“背景”,其“电力宽带”业务一直被看作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的增长点,国电公司领导也多次考察“电力宽带”业务,并在力促其走出“边缘化”的窘境。
“‘电力宽带’有些像当年的小灵通,在夹缝中打擦边球,并逐步走向主流,其实中国电信市场的许多业务也都走过了这个艰辛的历程”, 沸点电信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刘若飞对本刊说。
尽管看上去“电力宽带”目前最大的壁垒是“政策门槛”,但实际上其技术也尚存变数。那么,这项技术究竟如何?企业巨头为何如此青睐?大规模的发展是否时机成熟?
期待“鲶鱼效应”
数年来,许多业界人士都希望半路杀出的“电力宽带”技术可以发挥真正的“鲶鱼效应”。倘如此,新的公司就可以在继传统电话和宽带服务公司之后,成为第三类提供高速网络接入服务的公司。
学者们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尝试通过电力线路架设通讯网络。但由于其速度太慢、电磁干扰、功能太少等原因而从未能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
其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电磁干扰问题,这是因为家庭安装的电线调制解调器子机(“电力猫”)与电线杆上安装的母机进行信号交换时,电线本身会产生电磁波,如果电磁波强度过大的话,就会成为妨碍其他设备的干扰信号。
由于电线调制解调器使用的频带正好与业余无线电、船舶与航空通信、短波广播和中波广播的频率重叠或者接近,有可能会对使用这些电波的用户造成干扰。
以业余无线电用户为首的人士对电线调制解调器的电磁波辐射表示担心。2002年夏天,日本曾因为“电力宽带”电磁波噪音比无线电台还要高而禁止了“电力宽带”的发展。但与日本直接“禁止”的策略不同,欧洲和美国都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态度,他们在政策中将“电力宽带”作为基本的介入模式之一。
随后,技术进步带来了新型的调制技术,解决了“电力宽带”技术的众多不足。中电飞华的上述人士说:“我认为电磁干扰问题已经慢慢地没有那么严重了。某些第一代设备存在着的问题,在最新的技术中可以通过相应调整来避免发生任何干扰。”
另一个恼人的问题是,“配电网是一种共享介质,即所有与之相连的用户都共享同一‘电缆’。在理论上,与一个变压器相连的大约100到200个用户。电力宽带系统能够在1Mbps的最佳传输速率下支持80个用户,如果保证每户达到512Kbps,速度就不会受太大影响。”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绎明宇说。
实际情况却千差万别,今年5月,北京天通苑社区中使用“电力宽带”的网民发现晚上用电高峰时网速很慢、掉线比较严重。类似的问题也曾出现在其他一些城市。
最近,通过调整单个变压器覆盖的用户数目也可以有效克服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已经走到了这项技术的转折点。我们正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上”, 美国EarthLink公司产品管理副总裁Kevin Brand对媒体说。
如今,大部分“电力宽带”服务都可以提供512Kbps到3Mbps的通信能力,比绝大多数的DSL提供的网络速度都要快。
事实上,中国区域差异较大,在同传统宽带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中,“电力宽带”并非没有机会。但究竟前途如何,还要看多方博弈的结果。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王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