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为中国的中产阶层设定的门槛是月收入5000元。这项调查还显示,我国中产阶层在工作上投入巨大,工作时间显著多于中产以下阶层,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9月2日《中国青年报》)。
中产阶层何以“压力巨大”?
有专家归结为:一是中产阶层工作时间长,睡眠时间相对稀缺;二是“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中产阶层的这种追求更为强烈;三是中产阶层还有地位恐慌的特点,为了掩饰这种恐慌,中产阶层用诸如旅游度假等方式放松。此外,中产阶层在消费上比中产以下阶层要多,所以经济上的压力也可能更大等等。
就因为这些原因而感觉“压力巨大”?笔者对课题组专家的结论难以理解。
据课题组“调查样本”显示:标准中产阶层,日均工作时间高达8.51小时,比中产以下阶层的日平均工作6.46小时高出2.05小时。不知道这个“调查样本”是怎么调查出来的,试问:不少农民工和一些私营企业的员工每天工作10个甚至12个小时更是司空见惯,这个“调查样本”缘何说“中产”工作8.51小时就感觉“压力巨大”?
一些中产阶层一年十万八万还感觉没有成就,那么,手中无钱,甚至终日为孩子无钱上学、无钱就医、无钱养老的人还有很多,难道“无钱”比“有钱”的压力更小?假如有钱的“中产”尚且感觉“压力巨大”,那无钱的是否该得神经病?
研究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假如撇开了“参照物”,或者参考基数过于狭窄,那他们的“研究”就没有说服力。中产阶层的压力来源于“发展”,而中产阶层以下的则来源于“生存”,二者之间的“压力”不可比,即使可比,那也是“生存压力”也比“发展压力”大得多。一个饿肚子的人与守着馒头大米嫌不可口的人,谁更痛苦?答案不言而喻。
这种简单的研究,简单的结论,只能让中产阶层以下的人们感觉不舒服。如果失去参照抽象地谈论压力,难道一个中产阶层的人比穷人的压力还大吗?
(来源:齐鲁晚报,作者:惠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