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到了重要关节。胡锦涛主席和吴邦国委员长即将访美,布什总统也将于年内访华。两国领导人频繁会晤,是解决双方分歧,推进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好机会。毫不讳忌地讲,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存在三大问题,需要化解:
一,针对中国的“包围圈”。近来“中国军事威胁论”喧嚣一时,其目的固然包括为增加美国国防拨款造势,更重要的是意在加紧建构针对中国的包围圈。从理论上讲,美中两国存在对抗与合作两种可能性,但是无数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以对抗压制对抗,必然越闹越僵,有可能把“朋友”逼成“敌人”;以交往化解对抗,则关系日益改善,肤浅朋友可能变成真诚朋友。
就“反华包围圈”而言,其现实可能性严重存疑。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是经济崛起,也是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全面崛起。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外交出现了“大跃进”。中国周边国家和环绕中国的国际组织,绝大多数都成了中国的好朋友。美国有可能凑够“包围圈”所需要的各个环节吗?再者,“包围”必然引起“反包围”。大力建构“包围圈”的结果,是“包围”了中国呢?还是驱赶中国与其它若干国家联合,结成某种排斥美国的国际力量,导致世界大分裂?抛弃“中国军事威胁”论,停止建构“包围圈”,做表里如一的真朋友,这才符合发展中美友好之道。
二,对付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经济威胁”论,纺织品贸易摩擦,用经济制裁威胁人民币升值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对中美关系产生“搅局”的负面作用,损害双方利益。
自由贸易是平等和互利的,否则就不是自由贸易,不会成交。殖民帝国主义时代确实存在靠欺骗和掠夺进行的不平等贸易。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美中都是世界贸易大国,任何一方都不是“傻瓜”,不会做只对一方有益而另一方受害的生意。美国某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衰落,职工失业率上升,不是中国的“过错”,应当从美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成本等方面寻找原因和出路。贸易保护主义是落后思潮,不利于自由竞争,发奋图强,革新创造,只是为了保护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业抱残守缺。对中国产品实行限额,提高关税,并不能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只不过是对其他劳动成本低廉的国家开了大门。究竟哪个国家的产品最为物美价廉,本应由消费者自由选择。用保护美国落后产业的办法,既伤害了美国批发商、零售商,也伤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这笔账应当怎样算?必须作出明智选择。
三,反对“台独”“口惠实不至”。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美国对“台独”采取何种政策,是反对还是保护?
去年美国白宫和国务院连续明确表示“反对台独”,“台湾不是主权独立国家”。于是,台湾领导人承认“台独”是“不可能的事情,李登辉做不到,我也做不到”。随后,“扁宋会”发表“十点声明”,表示谋求“两岸和解”。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相继访问大陆,为台湾领导人搭桥铺路。但是,桥搭起来,台湾领导人却变了卦,拒绝上路。除了岛内原因,就是因为国外传来错误信息。“中国威胁论”再起,美国大力推动对台军售,美日发表联合声明把台湾纳入军事保护共同目标等,都是原因。台湾领导人抛出“中华民国四阶段论”和“一个原则,三个反对,五个不要”,倒退到“扁宋会”前的原点,“宪法改革办公室”开始运作。目前台湾局势只是民间热,在野党热,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像他们自己说的“决不后退”,“台独”危险依然存在,台海局势依然严峻。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美国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拿出反对“台独”的实际行动来,不要对台军售,不要向台提供军事保护伞,不要发出令“台独”心存幻想的错误信息。
来源:美国《侨报》 作者:方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