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9日电 据广州日报报道,国家从去年以来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表明,政府对于各种短线投机、炒楼行为都是要进行打击的,但是从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这种短线炒楼、炒筹的行为仍然在楼市中存在,并没有完全禁绝。
销售人员炒卖“员工价”
据一位准买家反映,他看中了某个楼盘一套北向109平方米的单位,问售楼小姐:“能不能便宜一点,如果能够便宜马上就成交。”售楼小姐说要向经理申请。过了大概5分钟左右,一位经理过来跟他说,现在这个单位比较好卖,价钱不能低,但是她尽量想办法,让他先回去等消息。大概过了一个小时,那个经理打电话给这位买家说能够帮他拿到“员工价”,但是要给回一定的手续费给发展商的员工,还说这样买起码可以便宜两三万元。
内部认购为炒家提供空间
据了解,短线炒家最常见的操作流程是:1.下筹。在楼盘尚处于内部认购期时就下筹,缴纳5000~50000元不等的订金,同时必须与销售人员搞好关系,私下再敲定一个分成协议,请销售人员代为物色下家。2.寻找下家。这个阶段犹如打仗,捆绑在一起的销售人员和短线炒家密切寻找下家。3.出手。趁开盘的短暂销售高峰,迅速出手,将“认购书”的名字改成下家的名字,并由下家和发展商签订合同。通常,开发商采取“低开高走”的价格策略,为短线投资者的转让出手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实际购买者购房成本的情况下,短线炒家迅速脱手,套取利润。
由于必须有内应,而初期资金门槛又低,许多头脑灵活的销售人员或者开发商的员工,干脆就自己做起了“导演”加“演员”,自签内部认购书,甚至连订金也不必掏,待开盘后,直接换上或填上下家的名字,神不知,鬼不觉。假如市道不好,利润没套到,订金也能拿回来,因为他们选中的房子,基本上属于精挑细选的靓单位,总是能卖掉的。
开发商不欢迎短线炒家
短期炒家一方面使得房产市场显得异常活跃,另一方面也无形中炒热了房价加速了上涨,这对真正想购房自住的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个好现象。对于短线炒家,开发商并不欢迎。对于内部销售人员进行炒楼,许多发展商更是有严格的制度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均会严惩不贷。(谭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