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七月三十一日电 (记者 肖龙联)今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利用最新的红外线自动对焦摄影技术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先后在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虹口自然保护区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追踪野生珍稀动物踪迹,并在三地相继发现大熊猫、云豹的野外生活状况。此举标志着中国在监测珍稀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更好地保护野生珍稀动物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近日监测发现,中国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祥祥”经过两个多月的野外适应,目前已经建立了五到十平方公里的活动领地,逐渐适应野外生活习性与野生雄性大熊猫几乎一样。这一发现标志着中国大熊猫野外放归取得初步成功。
今年,都江堰虹口自然保护区组织科研监测人员在保护区缓冲区小草坡附近设置了八台红外线自动相机,并在每台相机前方放置了一定数量的猪骨、苹果用于引诱野生动物。五月十四日,工作人员在冲洗照片时欣喜地从二十多张照片中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盛林一号”的身影。经过确认,这只大熊猫的为五月十三日凌晨在海拔二千六百米的地域活动,并啃食放置的猪骨和苹果,大熊猫在此区域活动两小时左右。
今年六月,唐家河保护区与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及北京大学合作,将红外线自动对焦照相机绑在多个点的树木上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共拍摄到鸟类、兽类等野生动物照片六百余张,近日在整理拍摄照片时,发现其中竟有多张云豹“近照”,这是三十年来该保护区首次发现云豹的踪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