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七月十六日电 题:“高等教育也需要变革生产关系”
——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记者 周兆军
跟王树国聊天,你一定不会觉得沉闷。在上海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他略带东北口音的演讲夹杂着种种幽默的比喻,手势联翩,神采飞扬。在中国的大学校长中,他一向以“敢言”而著称。在本次论坛上,他再次疾呼:中国的高等教育,继续这样下去是要出问题的。
这位今年四十八岁的“少壮派”校长,执掌哈尔滨工业大学帅印已有四年。走进他的房间,桌子上堆满各种报纸,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经常会说“最近报纸上有件事”。他一直在关注社会、媒体关于高等教育的争论,认为有争论是一件好事,千万不能扼杀这种争论,因为这可能会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在担任哈工大校长之前,王树国是国家“八六三”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副组长。角色的变化带来了思考问题角度的转变:“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他担忧,现在的一些学生,大学一毕业就像一个小老头,没有童真,没有灵气。“但这不能怪孩子,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把他训练成这样的。”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功利化的因素使他们对其他事情丧失兴趣,这样一路过来,世俗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灵性所剩无几。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在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把整个系统的命脉放在一个节点上,因为一旦这个节点崩溃,整个系统全部崩溃。”他边比划边说,中国现在的考试制度就是一个节点在承担着整个系统,这是很危险的。
谈到高等教育,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呼吁政府加大投入,王树国并不强调这一点。他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邓小平是怎么解决的?他不是动用国家财力去补贴农民,只是把旧的生产关系变成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王树国说,“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从而解放它的生产力。”
至于怎样改革,他指出,国外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中国的前人比如西南联大时期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给高校自主权。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让高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法人。
高校的自主权,目前最重要的是招生自主权。大家都认识到,大一统的招生方式不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同时担心高校有了招生自主权后会营私舞弊。对此,王树国表示,因为担心出现腐败就不去改革,这是因噎废食。再说,一旦自主招生,学校必然会有一套制度来约束。
在采访过程中,王树国一直强调,高校固然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比如我们的‘官本位’思想,习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连大学也要分副部级或正厅级,这是很荒唐的。”他苦笑一下,又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