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人大国学院又有新闻:网上举办《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人大国学院院长冯其庸作为本次活动特别顾问,特地寄语网民,说:“这项活动很好,有意义,我很支持这件事。”他推荐王国维、章太炎、陈寅恪三人,说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冯先生是大名人,他说很好,当然很好,本来应该相信。忽然想起鲁迅的话:“我们应该分别名人之所以名,是由于那一门,而对于他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惕。”(《名人和名言》)冯先生的“那一门”,当然是红学。虽然很长一段时间红学成为显学,但毕竟与国学还有一字之差;虽然他是国学院长,但这些年来连几位大学校长也闹过笑话,所以,这款招牌也依然不能保证他的专门以外的纵谈不需警惕。
我只想请教一个问题:国学大师是选出来的吗?首先,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还仅仅是一份虚衔美誉?大师的存在,究竟是既成事实,还仅仅是别人心目中的幻影?你心中有,他便是大师;你目中无,他便不是大师么?换言之,你奉赠他一顶大师帽子,他就是大师;你不给他一顶大师帽子,他便不是大师么?大师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事实。有一个,就是一个;有两个,就是两个。凭甚么确定正巧是十个?多几个怎么办?一笔抹杀?少几个怎么办?拉人充数?这种逻辑,好象也不叫实事求是。
汤一介先生2005年8月为《未名讲坛》丛书作序,序中说:“自古以来可以称得上大师的应该是:既能以他的深邃的思想引导人,又能以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人,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换言之,这种真、善、美的化身,靠他自己既能以他的深邃的思想引导人,又能以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人的事实永存于世,与别人选不选他毫无关系。可见,大师不是那种可以赠予的冠冕,可以任由别人拿在手上吆喝。
其次,这种评选,是凭学识,还是凭感觉?换言之,评选大师者,对大师究竟了解多少?参加评选活动的人,有的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各学术领域的大师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了解;有的就稍逊一筹,也许一知半解,或是久闻其名,但是却缺少深入研究;还有慕名而来者,说凑热闹有点失敬,说不具备基本条件,却是无情的事实。不必说普通参与者,就以国学院长本人为例,请问冯先生,您对你们罗列的50位候选大师全部了解吗?您研究过他们的全部著作?您熟悉他们各自的思想?您对他们各自的学术建树都了如指掌?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那么,请问,您究竟准备凭着甚么来对他们甄别取舍呢?《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选法,岂不离谱?
再说,《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这个我,如何理解?我也者,不是别人,就是自己。既然评选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当然只应由我一人投票,这才真是我的意见。来一个网上海选,最后出来的结果,与我何干?如果还硬要名之曰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那么,请问,这个我是谁?谁是这个我?还以冯先生为例,您推荐王国维、章太炎、陈寅恪三位充当带着引号的大师,倘若这几位或者其中某一位榜上无名,这结果还是您心目中的国学大师么?您会不会解释说,幸亏我早已给他们打上引号了呢?
大师沦为超女,评选如同儿戏。看看这种评选活动,竟然还有甚么第二轮竞猜,还有那么多第二轮竞猜奖放在那里招领,就可以知道有多荒唐。2006年1月16日香港《文汇报》有钱文忠《“国学大师”何处求?》一文,文中说:“国人与传统文化隔绝过久,加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日益发皇,于是,一般被视作国粹之精粹的国学地位日高,自然不难理解。在此大背景之下,上述这些出土学者的精神取向、学术师承、专业分野、治学方法等等方面,却未及得以仔细考辨,而被世人竞相一律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了。”所谓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不过是给钱先生这段话增加了一段新鲜而精彩的诠释罢了。
(来源:香港文汇报 文:金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