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去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这意味着,将有近6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调查同时显示,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四大重要原因。
就业/专业:所谓冷门专业更易找工作
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同,调查显示,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似乎比学热门专业的更容易找工作。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
就业/薪酬:6成人期望月薪低于2000元
王丽萍认为,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地改观。仍有45.93%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六成以上的人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
就业/能力:缺乏经验被视为就业障碍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王丽萍表示,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另外一组数据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
就业/性别:男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女性
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为27.25%。其中,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1.08%。“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该课题组组长王丽萍副教授解释。
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访谈中,有27.3%(12个)的受访者承认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有性别倾向,但仅有3个受访者偏向于招收男生,有72.7%(32个)的受访者认为在招聘人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是会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就业/关系:半数人认为托熟人最有效
“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王丽萍表示,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
就业/课程:大学课程设置被指不合理
王丽萍表示,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目前,尽管有25.61%和41.27%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认为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仍达30%以上。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接受访谈的44家单位中,有59.1%(26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22家)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就业/策略: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
王丽萍认为,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四维。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须从这四方面入手,“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首先转变择业观念。根据此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但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上学期间加强实践
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适当调整专业设置
在学校方面,调查课题组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可有选择地推行“2+1+1”的综合培养模式。“2+1+1”模式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大学培养模式,即把大学本科四年培养期分为三段,前两学年按专业所属学科、第三学年按所在专业、第四学年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要设置课程。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
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
背景:16所大学参与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于今年5月至6月间对全国16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科学抽样调查。调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问卷3475份,回收率为86.88%。调查同时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据北京娱乐信报;记者杜丁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