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小伙子叶尔肯已经24岁了,如今,他正在乌鲁木齐县第二中学上初三。5年前,他留了一封信给3个弟弟妹妹,鼓励他们好好念书考大学,自己只身跑到乌鲁木齐市做了保安。
2005年9月,叶尔肯收到弟弟白尔江的信,信中说,现在上学不用再交学杂费了,领课本也不收钱,此外每个学生每学期还有42元的生活补助。白尔江给哥哥算了笔账,“家里有30只羊,可以维持一家6口人一年的生活,现在兄弟4人上学不交钱能省下8只羊的钱。”在弟弟的劝说下,叶尔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课堂。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从“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特别是今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之后,区内不少辍学的学生正纷纷回流返校。
不过,对于这一现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李钧是亦喜亦忧。李钧说,新机制安排的学校公用经费采用的是2004年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并没有把大量的“回流学生”考虑在内,结果造成接收学校实际生均公用经费大幅下降。在一些学校,新政策按400个学生拨给学校经费,而实际入学的学生却有500人。随着“回流”生的不断增加,这些“刚刚不再为没钱买粉笔发愁”的公办学校,又背上了新的负担。
据了解,今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自治区实施以来,遭遇了不少类似“回流生”的新问题。对此,李钧认为,“24岁的打工仔能重返课堂”无疑是件好事,关键是能否通过不断地完善机制使新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按全国统一的补助标准计算新疆地区完成危房改造要20年】
在2006年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作为自治区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的杨小林最关心的是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专项资金。据测算,目前自治区的校舍危房率在10%左右,远远高于国家核定的3.3%,其中属于必须立即改造的危房有110万平方米。“再不改造,这110万平方米随时都可能出事。”杨小林说。
尽管今年中央和自治区按照5∶5的比例共同承担了1.46亿元的校舍维修专项资金,杨小林依旧把危房改造称作一场“持久战”,杨小林说,这是由于新疆地区的危房改造存在特殊性,而保障机制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杨小林说,自治区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低成本的校舍根本抵抗不了自然灾害。同时自治区属高寒地区,冬季采暖期长达7个月,为了“保暖”,要求校舍的地基要更深、墙体要更厚。再加上自治区地域辽阔,交通相对落后,校舍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像和田地区的沙石材料都是从500公里以外运过去的。这些都使得危房改造的成本大幅提高。
在与其他省市的同行交流过程中,杨小林发现,一些南方地区危房改造每平方米只要300元,而新疆地区最少要800元。“问题是保障机制中安排的校舍维修资金,每平方米标准补助都是定额400元。”杨小林认为这就造成了有的地方改造后有余,像新疆等地区严重不足的现象。
杨小林算了一下,按照每平方米800元的成本核算,今年这1.46亿元的校舍维修资金大约可以改造15万平方米的校舍。目前自治区内共有危房300万平方米,因此完成危房改造还要20年。杨小林担心这个改造速度还赶不上新危房的产生速度。
【为完善新机制中央和各级政府将加大投入】
即使是已经改造好的危房,也存在“欠账严重”的问题。据杨小林介绍,2000年底以前的“普九”县多为负债建设,以“一无两有”(有教室、有课桌、暂无危房)的低水平办学条件通过了国家的“两基”验收,同时却造成了巨额资金缺口和欠款。据统计,自治区已经实现“普九”的县欠账约为11亿元,然而这些最先响应“普九”号召的县却不在享受校舍维修专项资金之列。
杨小林认为,这就造成一个难题:一方面强调维修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用于还债;另一方面坚持不得拖欠民工工资,事实上,有些地区已经拖欠工程款10多年,迟迟不能解决。
针对上述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政策,在实施的第一年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第一批实施保障机制的十几个省市普遍存在的,比如“普九欠账”、“辍学生回流”等,在各地上报的材料几乎都提到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在就此进行调研,在明年落实新机制时必然会有所涉及。
该发言人认为,相比之下,类似“危房改造全国统一标准不合理”等特有问题更值得关注,未来在测算农村义务教育成本方面将有可能考虑区别对待。
该发言人称,未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将不断巩固和加大投入,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蒋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