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血型可改 把B型“剪”成O型

2006年10月27日 14:38

  在发生战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B型血转变成O型血的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一部机器,B型血就变成了O型血。中国的军事医学科学家近来发明了这台神奇的机器——血型改造仪。

  “血型改造仪的发明使‘B到O血型改造’项目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研究员章扬培说,“它实现了血型转换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章扬培是“B到O血型改造”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他正琢磨着如何使血型改造仪小型化。“将来就像小学生用的双肩背书包那么大。”章扬培说。

  把B型“剪”成O型

  人体血液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细胞成分,另一部分是非细胞成分。血液经过离心分离后,浮在上面的淡黄色透亮液体是血清,也称血浆,是非细胞成分;沉在下面的是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据“B到O血型改造”项目主要完成人宫锋介绍,人体血液主要分为O、A、B、AB四种血型。血型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各类血型表面抗原如表所示。

  “把B型血转换成O型血,只需将B抗原最后一个半乳糖去掉。”章扬培说,相对而言,A型、AB型结构要复杂一些,因此血型转换也更不易实现。

  要想“变B为O”,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酶,把最后那个半乳糖水解掉。章扬培形象地把这个酶比喻成一把“剪刀”。

  美国科学家最早找到了这样一把“剪刀”。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纽约血液研究中心的专家试用了瓜耳豆、黑曲霉等各种材料,最后从一种名为桑托斯的咖啡豆中提取了一种酶——“α-半乳糖苷酶”。

  然而,α-半乳糖苷酶量少得可怜,50磅桑托斯咖啡豆里得到的“剪刀”只够做一次实验。于是,科学家又借助了基因工程原理。1995年,美国科学家克隆了“剪刀”的基因,并把它转移到酵母上,就像做馒头一样,让“剪刀”发酵,生出无数个“剪刀”,然后再从酵母上把“剪刀”提炼出来。

  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章扬培他们就必须另找到一把新的“剪刀”。于是,扁豆、豌豆、大豆轮番上阵,1998年,中国科学家从海南兴隆咖啡豆中找到了另外一把“剪刀”。

  “海南兴隆咖啡豆和美国桑托斯咖啡豆基因结构不完全相同,但实验证明效果是一样的。”宫锋对本刊说。

  期待人体试验

  “剪刀”找到后,接下来是动物实验。章扬培说,动物和人血型相匹配的是长臂猿和黑猩猩。2003年,他们在北京动物园找到了不同血型的长臂猿进行试验,输血后没有出现异常反应。动物试验成功了,接着,体外人体模拟试验也成功了。

  章扬培说,一直以来血型改造都是在密闭的血袋里进行。为使这一过程标准化、自动化,他们制造了血型改造仪。

  仪器由三个核心部件组成。中间的叫做酶解反应箱,血型改造就在这里进行,血液和工具酶都放在这里。工作人员设定温度、时间,以及水平摇摆的次数,保证酶和血液充分接触。另外两个部件用于洗涤红细胞和多余的工具酶。宫锋解释说,咖啡豆的酶对于人体来说是异原蛋白,人体接触多了不安全,因此要把血液中多余的工具酶洗掉。

  于是,把B型血变成O型血这件在普通大众看来如同是天方夜谭的事,目前已经接近现实应用。宫锋说,他们已于一个月前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进行人体实验。章扬培接受本刊采访时透露,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就可以上人体实验,到那时,B到O血型改造才算真正成功。

  “乌托邦”式的O型输血

  人体输血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667年。这一年,法国著名御医丹尼斯首次进行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的试验。他将400多毫升羊血注入了一个身体虚弱的年轻人的静脉,青年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接着,他又在一些健康的志愿者身上进行输血试验,也安然无恙。但他1668年的一次试验中,悲剧发生了。他给一名梅毒患者输入动物血,第一次输血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输血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大汗、血尿等症状,这在今天看来是典型的特异排斥反应;第三次输血后病人死亡。

  1900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兰德斯泰纳发现了ABO血型,揭开了血型的奥秘。从此,人们知道,安全输血的前提是血型匹配,也就是A型血输给A型血病人,B型血输给B型血病人,因为A型血中有抗B的成分,B型血中有抗A的成分。“如果血型错了,轻者发烧、打寒战,重者则危及生命。”章扬培说。

  “但O型血没有A抗原和B抗原,可以输给A型、B型和AB型的人。因此国外把输O型血称为‘乌托邦’式输血方案,就是最理想的输血方案。”章扬培说,特别是在发生战争、恐怖袭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当需血量大,野外配血条件差,一线护士配血不熟练时,O型血作为一种通用型血,可解燃眉之急。

  章扬培介绍,美国在朝鲜战争时就只使用O型血,发生“9·11”恐怖袭击时,在全美调集的也是O型血。他说,古代战争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则是“兵马未动,血液先行”。当发生大规模血液行动时,就意味着将有大规模军事动作。

  章扬培说,世界各国有一个统计,伤后4个小时内,因失血而不能及时输血死亡的人数,占战场死亡总数的50%。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方面就有55.95%的伤员因得不到及时输血而死于失血性休克。

  救急的血型改造

  然而在中国,O型血的血源严重不足。据章扬培介绍,目前中国O、A、B、AB血型的人口比例大约为32%、30%、28%、10%。而美国O型血人数达到45%。由于O型血需要量大,中国许多城市都出现过O型血短缺事件。今年5月,《重庆商报》报道,重庆市遭遇了最严重的一次O型血短缺危机,O型血仅占库存血量的8.9%,远低于35%的正常比例。去年2月,《北京日报》也发布消息,北京血液中心的血液库存又一次降到“警戒线”以下,其中O型血只剩下两袋。其次还有《天津近期A、O型血库存偏少 呼吁市民积极献血》《深圳血库O型血告急》等消息见诸报端。

  “因此,B到O血型转换技术的成功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武警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昕权接受本刊采访时评价道。

  然而,O型血也并非万能的。空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纪树荃指出,O型血虽然没有抗原,但它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B抗体,能凝集A、B、AB型红细胞,使之寿命缩短或立即破坏,也会造成输血反应。因此,目前医院给病人输血仍然要求血型相同,而且要做一对一配血实验,不发生凝血就可以输,反之则不行。

  但纪树荃说,目前医生经常根据需要给病人输成分血,比如只输血小板。如果去掉血浆,只输O型红细胞,从理论上讲,是不会出现输血反应的。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李杨)

 
编辑:葛嘉】
:::相 关 报 道:::
·兰州患者移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成功 血型由O转B
·《中华文摘》文章:血型择食 奇妙原则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