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报刊发一个会议报道,其中引用专家的发言说:“媒体动不动就说什么东西致癌,这种说法是大而化之。目前,政府部门发布的警示信息并没有错,其作用在于告知市民某食品中含有某种物质,而这种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可能致癌;而媒体在转述中,大多直接说‘某食品可致癌’,这种转述很不科学。”这篇报道据此告诫市民,“不要被‘致癌说’吓倒。”
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和那位专家大约是出于好心,意在提醒市民们不要陷入不必要的恐慌。不过,把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人心惶惶归咎于媒体报道的“不科学”或“夸大其词”,我不敢苟同。
说媒体在转述时“大多直接说‘某食品可致癌’”,与事实不符。查看一下新近关于“红心鸭蛋”和“多宝鱼”的新闻报道,“大多”就不是这样“直接说”的。央视《每周质检报告》首先报道了“河北养鸭场为产红心蛋在饲料中加苏丹红”的事实,同时介绍了苏丹红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以及它可能的致癌作用。其他媒体跟进报道时大多也照此办理。有的媒体还特意提示,少量食用并不会致癌。“多宝鱼”的报道也一样,我看不出媒体的“转述”有何“不科学”!那位专家恐怕是有点凭印象说话,把老百姓简化后口口相传的说法(“某食品可致癌”)当成媒体的报道用语了吧?
食品安全是一个敏感问题,人命关天,公众的反应有些过度也是人之常情,媒体却不能因此就在让公众知情的责任上打折扣。早在1996年,我国就出台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禁使用苏丹红作为色素。十年过去了,苏丹红禁而不止,从辣椒酱到鸭蛋心反复现身,这还不足以让人心惊?问题的症结几乎是路人皆知的,应当受到指责和嘲笑的决不是公众和媒体。靠各种说辞来安抚人心,至多只能暂时遮掩问题,但谁都明白,真正应该做的是正视和解决问题,除非有些人别有居心。(来源:新民晚报;作者:朱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