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医改尚处调研阶段 绝不能依赖外国“药方”

2006年09月27日 07:01

  最近,媒体上关于医改模式的争论此起彼伏。

  有的媒体称,卫生部比较青睐“英国模式”;有的媒体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倾向“德国模式”;还有的媒体称,“新的医改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躯体、德国的四肢、美国的脑袋,是三国模式的混合”。关于医改新方案“起争执”、“陷于难产”的猜测也时有耳闻。

  针对这些报道,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由11个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刚刚成立,尚处于调研阶段,根本没有出台医改方案,也不存在“模式之争”。所谓“模式之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希望媒体不要盲目争论。

  医改与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医改方案的出台,必须要经过充分调研,慎之又慎。眼下,医改小组成立伊始,并没有出台任何“方案”,何来“争执”与“难产”?此时热议“模式之争”,既缺乏依据,也会误导人们的注意力,反而忽视对医改更重要问题的探询。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任何国家都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案。中国人口众多,国情特殊,解决中国的医疗保障问题,绝不能依赖外国的“药方”。英国模式也好,美国模式也好,我们都要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取其长,补其短,而不能照搬照抄,食“洋”不化。相信中国的医改不会效仿任何国家的模式,而会尽心创造符合国情的“中国模式”。

  当然,对于公众对医改的关注和热情,我们要引导好、保护好。公众不仅是医改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医改风险的承担者。中国的医改走什么样的道路,本应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这是避免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方面。公众积极建言献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医改是有建设性的。一个完善的医改方案,必须是多方公平参与、共同博弈的结果。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即便有良好的愿望,也有可能偏离实际,那样,就会背离“为谁而改”的根本。因此,政府部门应顺乎民意,开通“绿色通道”,广泛倾听各方的声音。而在方案出台之前,也应向公众征询意见,以集中全民智慧,获得最佳解决方案。这样,才能避免公众盲从个别媒体,误入“模式之争”。

  医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急不得,也慢不得,必须稳中求进,看准了再走,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成本,降低改革风险,而不能盲目选择道路,走错了从头再来。因为,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医疗事业本身,都经不起反复折腾。所以,当务之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搞调研,认认真真听民意。

  当前,医改刚刚立题,从调研、论证到方案出台,尚需一个过程。人们希望社会能为医改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多些建言,少些猜测,让那些真正事关医改新方案制度设计的关键问题,都能经过深入细致的研讨,保证医改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并最终有效服务于公众的健康福祉。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白剑峰)


 
编辑:邱观史】
:::相 关 报 道:::
·医改新政:改医须先“改庙”
·卫生部:医改不会效仿别国模式 目前尚无详细方案
·医改新方案难产 卫生财政社会保障三部有分歧
·医改新方案未照搬"英国模式" 是英德美模式混合
·评论:“媒体炒作”医改新方案凸现公共信息不足
·权衡市场化与公益化 医改新方案应注重保护弱者
·马凯高强挂帅医改小组 新方案有望今冬明春出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