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楠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个蒙古族的男孩。5岁那年他随家人移居日本,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中学。但是,在日本的大学读了一年多的经济管理之后,漠楠却决定回国。他回国的理由是“留学”。
2002年,漠楠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下周五就是我的毕业典礼了。”他兴奋地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4年过去了。”
祖国的变化促使我回来
谈起选择回国读书的原因,漠楠述说了这样一件往事。
在日本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漠楠和所有日本同学一起,聆听了松下电器一位部长的演讲。那位部长向所有在场的日本大学生强调了中国的变化。他鼓励日本大学生多学中文。学好中文,意味着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其实,在日本生活和学习的十几年中,漠楠时刻都能感受到中国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使他对这块生养过他的土地怀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由于很小就来到了日本,刚回国的时候,漠楠和所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子女一样,碰到了语言的难题。
“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这里的朋友和同学。无论是中文的学习还是生活上的琐事,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他说,“我也偶尔会想起在日本的那些朋友。但在祖国,我并不感到寂寞。”
希望自己在经济上独立
和漠楠一样,白婧也选择了回中国留学。
祖籍陕西的白婧,14岁时随母亲来到日本,并加入了日本国籍。她的日本名字叫阪下清乃。
打扮时尚、身材高挑修长的阪下清乃也是在日本念完初中、高中后,选择回中国读大学的。
“我是一个喜欢独立的人。选择回中国念书,更多的是想离开在日本的父母,希望自己能够在经济上完全独立。”
白婧在日本读高中时就开始打工。她在中国有10多年的生活经验,选择回中国自然顺理成章。
白婧在高中时代,就对影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京电影学院成了她的首选。2001年3月,高中毕业的白婧从日本来到北影进修,半年后参加了统一考试。然而,由于递交奖学金申请材料太迟,最终奖学金落空。这对于希望经济独立的白婧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
幸运的是,白婧在汉语检测考试中获得当年日本的第一,由此拿到了在日本方面颁发的在中国学习一年的全额奖学金。这样,几经辗转,白婧终于进入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在传播系落脚。现在,她开始在电影拍摄现场工作,参加的大多是中日合作的电影。
虽然几经波折,但白婧笑着说:“回想起来,现在我基本上还是可以满意这样的选择。”
感受文化差异和情感沟通
由于在国外的长期生活经历,这些学子回到中国后,感触最直接的就是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
刚到北京的时候,漠楠几乎每天都要出去走走看看。北京给他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日本更让我觉得习惯,但我更喜欢中国的生活气氛。”
漠楠是个喜欢无拘无束的人。他觉得在日本,无论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显得太紧张。“在这里,至少我可以很自由地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北京开放、自由的气氛让我很舒心。”
而忙碌于电影片场的白婧则认为,她最大的优势是对中日文化的了解。
“在工作中,大家都习惯从各自的文化出发。因为我对中日两种文化都有过亲身体验,所以可以从双方都容易接受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帮助他们沟通。”
白婧由此会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参加更多的中日合作项目。
“我的幼儿教育在中国,青春期教育在日本,两国的文化都有吸引我的部分。我身体中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液,国籍是日本的。在情感上,两个国家对我同等重要。”她认真地说。(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赖 睿 张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