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九月四日电 题:华媒新象多 庙小乾坤大
中新社记者 沈嘉
两年一届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海内外华文媒体精品荟萃,满目琳琅,其中亦不难察觉与往年不同的特色。
首先,新面孔们正在立稳脚跟,展现富有时代特质的一面。《捷通时讯》是俄罗斯一份业绩不俗的日报,报社副社长宋玉娟把她的小开版报纸概括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翻开报纸,其中既有对国际大事、科技前沿等问题的关注,亦有对中国社会焦点的策划。目前宋和她的十几个手下正在联合当地同行,筹划北京奥运特辑,收效甚佳。
已成规模的华文媒体则力求突破。如美国四大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都各自发行周刊,且周刊内容愈来愈趋向杂志化,不再只是衣食住行、娱乐消闲、移民服务等万花筒内容,且有扎实的专题报道,如社会评论、人物访谈等。
几位美国华文资深传媒人在本届论坛上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近年来,美国华文媒体的关注点逐渐走出传统而狭窄的中国城,由各自主动参与采访的当地主流社会新闻越来越多。华文报纸的版面容量迅速扩大,规模略小的日报每天也达数十版,《彼岸》等月刊每期逾百页,而电视台《中文电视》播出时段和收视范围比过去也有数倍增长。
此外,海外华文纸媒的文风亦见改变,其中既有来自台湾的“瓶颈”等词汇,也吸收了大陆“配套”等说法,实现中华大文化格局下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的融合。
尽管发展中有可喜一面,但新闻业界也不讳言问题。《新西兰信报》社长王浩和许多华文传媒人观点相像:虽然华文报纸不乏原创、一手新闻,信息量丰富度也大大提升,但普遍距离全球行业标准和专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海外非华语地区的华文报纸大部分都是小作坊,三五个人。”王浩说,“但这个小作坊是可以成为大舞台的。报人要有博大的胸怀,把华媒当成真正的事业来做。”
内涵丰富并非贪大求多。美国《彼岸》杂志总编辑宣树铮提出,竞争之下,华文媒体应避免雷同,人取我舍。杂志更应突出人文内涵,触目皆是的养生保健、心理咨询、男女秘事等不妨拒之门外。
时龄六岁的《彼岸》杂志尽管没有骄人销量,但面对难关,宣树铮说,在海外华人社会办杂志需要有“大杂志”理念,作为文化实体,媒体不应局限一隅,客观上应形成文化磁场,成为华人社会文化支点。
想到记者四个月前曾走访数家香港传媒,包括凤凰卫视和香港知识分子喜爱的《明报》等,深感其运转效率很高。香港《明报》总编辑张健波一席话令人印象深刻:优秀的传媒人不应只富有学养,最要看其有无“斗心”,有勤力敬业的操守,才有积跬步而至千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