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不舍不弃努力学华文——新加坡中国小移民的故事

2006年07月25日 09:59


李宜幸:新加坡同学说话时口头语很多,词汇也没那么丰富。(何炳耀摄)

  在学校当“新加坡人”,回到家当“中国人”——这是许多年轻的新加坡新移民的语言面貌。在新加坡特殊的语言环境,他们在学校不得不讲新加坡式的语言,回家和父母就尽量讲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父母亲就是他们的“中国”,和中国唯一的联系。李宜幸和周海丽是属于有自觉的新移民。虽然在生活中完全融入新加坡的语境,却始终坚守对语文的诉求。在客观环境强大的感染力,以及语言文化感召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她们的心灵图象是喜?是忧?

  很挂念故乡同学 李宜幸(小学生)

  来了新加坡一年多,李宜幸常常担心自己的华文在退步,心里也想回中国。不过她暂时没有选择,因为爸爸妈妈已经为她作出选择,把她带来这里接受双语教育。

  她来自山东烟台,来的时候降了一年级,今年才念四年级,去年的成绩是全级第一名。

  她说:“每次和妈妈谈到底要回中国还是留在这里,我们都几乎要吵起来,有时我哭,有时妈妈也一起哭。”

  李宜幸也渐渐明白迁移到新加坡是为了“长远的家庭计划”,她必须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她也发现这里的学习条件在好些方面是比中国好,例如硬体设备和多元化的课外活动。

  然而在过程中,她却感到自己最热爱的华文在新的环境下受到考验。

  “我觉得他们说话的时候,口头语很多,词汇也没有那么丰富。后来我也渐渐习惯了,我如果不那么说,他们不会明白。他们不明白,就没有人理我了。但我尽量不那么说,尤其是回到家里,所以问题不大。”

  但在去年6月回国时,一位阿姨说她的口音“满是新加坡味儿” 。她心里竟然有点难过起来。

  虽然华文可能退步了,原本以为很难学的英文却大有进步。

  虽然到新加坡之后交了好朋友,但是心里还是惦挂中国的同学。去年回去度假,除了星期一到五,她有一次连周末也想留在同学家。姥姥上门找人,她哭着求姥姥让她和同学在一起。思念和无奈的复杂情绪,让一老一少的泪腺都决了堤。

  热爱华文的李宜幸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她在国内就常参加作文比赛,来新后也不放弃任何机会,表现优异。

  一个像新加坡人的中国人 周海丽(时尚杂志记者)

  来自中国福建的周海丽,12年前随家人来新念小学四年级,后来念完中学、初级学院、大学到今年初加入工作行列。

  新加坡,对她来说是一个“工作的地方”。她说:“不能说它不是家,但是就是缺少了一些什么,也许是大家庭的和谐吧。”

  当记者准备写这个题材时,不止一个人告诉我一定要访问她,“ 一个像新加坡人的中国人”,“一个让人看不出来也听不出来的年轻新移民”。

  在新加坡受教育,同化的过程使她说得一口新加坡式英语、无法辨识出腔调的华语,然而她心中的故乡却强而有力地向她呼唤。

  为了寻找失落的文化源泉,她在初级学院虽然念理科却毫不犹豫地报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她说:“我很小就过来了,凭着对中国的认同感,我想找回失去的文化和知识。”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文:卢丽珊)

 
编辑:陈安娜】
:::相 关 报 道:::
·马来西亚移民局出新条例:赴马签证增加存款证明
··双博士轻生成难解的谜团 ·凸显中国移民艰辛处境
·新闻背景:中国内地移民在加拿大生存状况引关注
·新移民:成功“从零开始”
·华人移民马来西亚不寂寞 从陌生到熟悉
·移民生活像“嫁接”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