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8月和中国复交的乍得确定了驻华大使人选,并决定在北京重建大使馆。记者采访了中地海外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驻乍得的工作人员,他们讲述了中国人在乍得的生活。
公司禁止饭后散步
经理部的王勇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到乍得时的情景。“飞机降落时已经是晚上了,奇怪的是,视野里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城市灯光,甚至连路灯都没有。整个机场就是一个小跑道,两边的几间房子是指挥操作间。”
由于频繁遭受殖民统治和战乱,乍得以前几乎没有任何城市规划和建设。只有外资企业、政府机构和富商才用得起电。一些有钱人自己买小发电机发电,穷人还过着点油灯的生活。
刚一到乍得,就有好心人提醒王勇,在社会治安,尤其是对外国人的安全保护尚未走上轨道的首都恩贾梅纳,最好晚上六七点以后不要出门。如果非要出门,千万要多加小心,一些外资企业采取的措施是派保镖贴身跟随。
王勇说,在乍得的外资公司都有一项不成文规定:严禁步行,禁止“饭后散步”这项活动。在外地的施工工地,必须委托当地军队对员工进行保护。
去之前,王勇多次看到西方媒体称恩贾梅纳为“死城”。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到,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过激,但确实反映了当地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生活条件艰苦、文化生活枯燥的现状。由于商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恩贾梅纳的大街上晚上7点以后就变得冷冷清清,很多地方都是一片漆黑。
物价和法国差不多
在恩贾梅纳生活了两年半的王勇感觉到,乍得的贫富分化比较严重。少数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富人,其富裕程度对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是贫困人口却生计艰难。
一些赤贫家庭平时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用高粱捣成的糊糊,偶尔才能吃一顿大饼改善生活。很多人为了省钱,每天只吃两顿饭,中午饭用喝水来代替。
由于乍得的工农业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目前对发达国家属于基本生活要求的消费品,大到电视机、电冰箱,小到手纸、牙签,在这里都无法实现自产,全部需要进口。这样一来,物价就居高不下,一卷卫生纸折合人民币5-10元,物价和法国差不多。
由于乍得没有大规模的农业,蔬菜大都是当地老百姓自己种的,绝对是绿色食品。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贵,王勇乐观地说:“爱吃芒果的人在乍得可以吃个够。乍得盛产芒果,在市场买芒果都用堆来当计量单位,2美元就可以买一大盆。
一些有条件和设施的中资公司,都在公司的院子里打了一口深井,喝水,洗澡都用它。上网则通过卫星,一套设备要2000多欧元,每月还要交近1000美元的上网费,网速也极不稳定。
苦干高效让当地人咂舌
王勇所在的中地海外公司主要业务是工程承包,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条120公里的土路的整治。
王勇说,恩贾梅纳有些荒野没有道路,他们的任务是运一些有一定黏结性和强度的土来,铺好,夯实。乍得独立后,基本没再搞任何市政建设。城市里只有几条柏油路,年久失修,车辆只能勉强通过。这使中国的工程公司有了用武之地。
中地海外公司让乍得人接触到了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在项目的关键时刻,中国小伙子们常常24小时连续作战,这让很多合作者咂舌,他们说:“看到你们,我们就知道中国这几年为什么有如此惊人的发展了。”
中餐馆让人鼓舞
生活虽然枯燥,但在乍得的中国人发现,生活简单也有简单的好处。“在乍得,只要看到黄皮肤的亚洲面孔,就会感到格外亲近,各中资公司的员工之间经常交往,大家互相照顾。”王勇说:“空闲时间,大家常在一起打球。时间一长,大家的身体更强健了。”
令人惊喜的是,乍得首都恩贾梅纳还有两家中餐馆。虽然规模只和国内的小吃店差不多,却已经经营了七八年,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由于乍得是内陆国家,交通不便,如果大规模从国内进货运输成本太高,所以餐馆的很多调料都是买当地的代替,或者请中国公司的人带一点。像海鲜这类乍得绝对没有的东西只能从喀麦隆的一个港口进货。
两家餐馆的菜味道都不错,其中一家味道比较地道,中国人去的多,而另一家融合了当地人的口味,去那里用餐的乍得人比较多。王勇公司的工作人员庞冬松说:“这两家中餐馆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虽然在恩贾梅纳的生活有诸多不便,但是两个中餐馆都能生存,说明这里还是有机会。”
称中国人是“玫瑰人”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乍得人仍然开朗而乐观地生活着。路边,时常能看到民间艺人自娱自乐地演奏非洲传统乐器。在那里的中国人也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
很多当地人分不清东方人和西方人,只有皮肤黑与不黑之分。一些风趣的乍得人亲切地称中国人为“玫瑰人”(rosemen),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的皮肤颜色像玫瑰一样漂亮。
乍得人也分不清台湾和大陆究竟有什么区别。“跟乍得人提起CHINA(中国),大家都知道,但是说到台湾,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这些中国人就自觉自愿地担当起宣传员的角色。”王勇告诉记者。(来源:世界新闻报;作者: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