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American Chinese),更准确地应该说是华裔美国人(American of Chinese Ancestry),指的是具有美国国籍的华人,或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美籍华人在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总数多达230万,占亚裔美国人口的22.4%,美国总人口的1%,高于其他亚洲国家侨民所占的比例。
华人移民 百年历史
华人移民美国始于19世纪20年代,但在当时为数很少。1820年至1840年赴美的华人大多为男性,包括一批获得满清政府支援的留学生,包括著名铁路学家詹天佑等。基于加州淘金潮,当时美国西部急需劳动力,19世纪50年代华人移民大量增加,同时由于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南方政治动荡不安,华人移民一般多来自广东,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移民。
第二波华人移民是在1952年和1965年,美国移民法解禁之后,从台湾到美国当学生的居多。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日渐发达,此类移民于70年代末开始减少。1977年大陆开始送学生往美国,此类移民在80年代渐多。
另外,一些来自福建的现代移民,赴美寻找劳动工作,以纽约为中心,集中在美国东北地区。整体上,美籍华人由于移民继续高速增长,而平均出生率低于美国白人,人口相对迅速老化。近年来,从中国收养小孩,尤其是女孩,也增加了美籍华人的数量,尽管大部分收养者是白人父母。
人数不多 表现突出
最新的人口普查发现,当前的美籍华人人数不多,动静却不小。政界有大名鼎鼎的赵小兰、骆家辉,科技界有李政道、杨振宁,体育界有关颖珊。美国各大知名院校,华人学生更是名列前茅,超过三分之一的华人在美国各地的经理级和专业级岗位任职,华人的平均年收入已经超过白人。专家指出,150多年来华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始终被美国人当成是“外国人”。
有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照美国人的惯例,华人早就该成为美国人的一部分了。然而事实却是,华人是“美国梦”的实现者,而不是美国人,无论什么行业,华裔中的佼佼者始终被贴上标签,称为华裔政治家、华裔科学家等等。2002年女子花样滑冰世锦赛时,关颖珊不敌卡拉•休斯而屈居亚军,美国报纸的大字标题竟是《美国人休斯打败了关颖珊》,这大概就是在美华人处境的最佳写照了。
不被认同 无归属感
专家认为,在美国,白人虽然歧视黑人,但没有人不承认黑人就是美国人;而对华人的态度便复杂很多,单纯种族歧视的成分大为减少,准确地说,是一种排斥心理占主导,甚至发展为仇视。
随着其它亚洲国家移民的增多,上述心理还蔓延至其它亚裔。1982年,一对白人父子因日本汽车大量进口而失业,误将一名叫陈果仁的华人当作日本人泄愤打死,凶嫌被判无罪,陈的养母为此奔走20年,至今未果,这是最典型的华人得不到认同的案例。
1999年,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文和(Wen Ho Lee)因未经证实的行为被指控为间谍,不少人认为他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专家说,除了不被美国本土人所接受,在美华人本身对美国社会也缺乏认同。对华人来说,乡土观念扎根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很多华人移民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成为美国人。投身淘金热的早期移民,绝大多数人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衣锦还乡。由于华人的聪明、勤勉,加上对教育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华人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社会一股强劲的力量。与此同时,剩下三分之二的华人却仍从事百余年前的旧行业,如开餐馆、洗衣服,当保姆、车衣等,无法接近主流社会。
华人社群 自成两派
美籍华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很广泛,尽管许多住在大城市唐人街的华裔是贫穷的,但也有为数不少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人士住在诸如Cupertino、Palo Alto、奇诺岗、钻石吧、圣马利诺这样的地方。
上层和下层华人的社会地位区别很大,下层华人常常被上层歧视,看成未受教育的工人,非法移民。在圣盖博山谷,尽管蒙特利尔公园巿和圣马利诺两座城市都是美籍华人为主的社区,地理上彼此靠近,却被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收入差异区别开来。
根据最新的2004年美国联邦普查局资料,在美华人的平均收入超过美国一般平均收入,但是生活在贫穷线下的华人比率,也超过一般美国人比率,整体生活条件呈“贫富两极化”的现象。
华人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将会持续。研究数字指出,住在郊区、收入较高的华人约占华人总数的48%,另有约34%的低收入华人住在都会区,这些华人多半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赚取基本时薪。(来源:美国《城市杂志》记者 莫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