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中国留学生,他们学习刻苦,在班级里的成绩名列前茅。”
——“有的新加坡学生抱怨说,不要招太多的中国学生了,我们要追上他们很辛苦;但也有些新加坡学生对我说,我们宁愿先在教室里与中国学生比高低,为将来在社会上与之竞争做好准备。”
——“两种学生,两种态度,一种害怕竞争,一种迎接挑战。我们培养后者。”
金丝边眼镜衬托着施春风微微发白的头发,更增添了他儒雅的学者气质,而一口纯正优美的英语让整个采访仿佛沐浴着动听的音乐,轻松愉快。
来新体验多元文化
“新国大对外国留学生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开放的政策,我们欢迎所有国家的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到新加坡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留学生的喜爱之情。
与欧美高校相比,留学新加坡的优势在哪里施春风笑着说:“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占了GDP的3%,是在这方面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
融会东西方文化,也是施春风认为留学新加坡具有优势的一方面。“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文化相互依赖、交融和冲突的时代,来新加坡留学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欧美文化,对多元文化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体会。”
“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更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整个世界。新加坡对全球化没有选择,只能无条件地走全球化的道路。”施春风频频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举例说明,“从生物学来讲,环境是封闭的,就会丧失竞争,物种会越来越少,而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则存在着充分的竞争,物种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强。大学更是如此,一个大学如果是封闭的,那么它的师生就不会有什么挑战,就会越来越退化。”
没有条条框框限制
施春风告诉记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外国留学生共有7000多人,其中来自中国的学生最多,大概有3000多人。“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留学生所占比重是21%,研究生留学生的比重更高,大约60%。”国大的老师60%来自国外。施春风告诉记者,来自中国的学生可以遇见来自美国、以色列、中东、非洲,也包括中国的老师,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作为亚洲知名大学之一,我们提倡‘无墙’文化:思维不设墙、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以及知识的发掘、转移和应用不设墙。国大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与体验,能协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为他们日后迈向以创意为主导的无疆界环球经济做好准备。”施春风补充说,不仅仅是针对本科生,学校在招收新生、老师、员工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没有这些限制,我们的大学会发展得越来越快,世界排名也会越来越靠前。”施春风笑着说:“比如,我们在全球首创的中文EMBA课程中强调的就是要理解并受益于多元文化,力求让学生去体验和重视不同文化的差别。因为每设计一件商品,它的形状、大小、颜色、语言的差异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这能让他们在多元文化经商中做得更好。”
以创意教育为荣
“大海里的鱼可以改变形状和颜色,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而家里养的鱼或池塘里的鱼相对就比较娇嫩。”施春风形象地比喻,“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大海里的鱼。”
在交谈中,施春风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创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理念首推创意主导。”施春风直言道,“亚洲学生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增强其创意,而个人才智和有利环境的相互作用能够激发创造力。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简单的物理现象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不同趣味的人在一起,就会产生火花,产生创意。在大学里,个人理念、权威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产生火花的基础上,通过团队的力量,将这些孕育着创意的火花整合起来,并形成一整套机制。”
施春风表示,因为国立大学的教学条件越来越优越,海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今后学校对留学生要求的标准将会越来越高,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个好事,因为有竞争才能提高水准,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机会。
施春风特别强调,中国将来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肯定会很强,但有个前提是中国学生必须走出去,了解世界,开阔眼界,这样在回国后才能更好地帮助决策,才能为中国走向创新型经济作出贡献。“我希望今后每一个从新国大走出去的学生,不仅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位为荣,更以在大学里受到的创意教育为荣。”施春风兴奋地说:“I believe!”(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刘泉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