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美国为何对追捕拉登失去兴趣

2006年08月04日 17:14

     资料图:就在美国和伊拉克以及本·拉登之间的争端愈演愈烈的同时,仿造布什、本·拉登和萨达姆的形象的面具在美国及一些国家成为热销产品。 中新社发 Ic/cnsphoto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拉登在与美国的多年斗争中基本取得成功。他的死亡对恐怖主义的影响很低,但对提升自己的声望却影响甚大。美国私下里也承认,让拉登继续逍遥比让他成为烈士要好得多。拉登是美国想要的敌人,但却不是面对的敌人。亚历克的解散并不奇怪,美国追捕拉登,陷入了无奈的尴尬之中

  自从最近美国中央情报局解散追捕恐怖组织“基地”头目本·拉登的项目小组——“亚历克”情报站的消息公布之后,媒体对美国反恐政策是否已进行调整及“本·拉登”在全球恐怖主义活动中的地位是否在下降等相关问题都进行大量的讨论。可以说对于抓获本·拉登这个问题,美国目前已经陷入一种抓或不抓的尴尬选择之中。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一周后,美国总统布什就公开宣称,美国决心将“九一一”事件幕后主谋本·拉登绳之以法,不管他“是死还是活”。布什的这一番表态立即让美国情报机构追捕本·拉登的行动上紧了发条,而早在一九九六年就成立的中情局本·拉登项目组“亚历克”情报站也因此受到了该局高层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几年下来,美国追捕拉登的行动虽未停止,但一直毫无进展,而相关追捕的口风也一天天淡化起来,与此同步的却是本拉登的影响力及知名度越来越高。

    拉登死亡将激发穆斯林世界“圣战”热情

  因为“九一一”,“基地组织”在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顶点所在,而拉登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恐怖大亨”。随着基地组织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增大,拉登也随之几乎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代表人”、“指路人”。“九一一”之后的几年内,“基地式恐怖主义输出”及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基地式恐怖袭击”更是将基地与拉登的名声推到了顶点,“基地就是拉登”、“拉登就是基地”的人为惯性混淆其实就解释了这样一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基地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恐怖图腾”,基地模式成为各地恐怖组织模仿的对象。而作为基地领导人的拉登则也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精神导师,其一言一行都成为恐怖组织揣摩和实践的典范。这也许正是美国在“九一一”之后急欲除拉登而后快的原因所在,但这也同时是制约美国消灭拉登的关键性因素。

  对于本·拉登而言,基地组织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个人的贡献和该组织的军事能力,他总是强调,单靠他和基地组织并不能取得穆斯林胜利。相反,本·拉登认为基地组织最重要的任务是鼓动穆斯林参加防御性圣战,帮助培训并领导那些挺身而出的人。本·拉登说,基地组织将鼓动工作视为其职责,而伊斯兰宗教历史上的早期伊斯兰领袖们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他指出,这是“阿拉对人类中最优秀者——先知的要求。”本·拉登效仿了这一榜样,他强调:“我必须说,我的职责只是唤醒穆斯林。”这种角色的主动换位实际上使拉登脱离开了基地的日常事务。作为“一个精神导师和宣教者”身份存在的拉登既在某种程度上割裂开了与基地的紧密联系,却又密切了与整个伊斯兰极端运动的感情。就在这些努力下,拉登已经基本达成了其鼓动穆斯林的心愿,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即便本·拉登不存在了、伊拉克也没受到侵略、华盛顿对穆斯林世界维持现行政策及对以色列反巴勒斯坦人的行动或多或少一直开绿灯的做法也可能促使更多年轻人自愿加入圣战。

  对于本·拉登而言,他能想象得到的最有效的招募工具是,美国继续它过去30年中在伊斯兰世界中的所作所为。对于基地组织而言,拉登的成功”转型”既使得基地不但走上了“自主”发展之路,也使得拉登的死活无损其本质。

  简单说来,是美国的做法为其培养了大量的对手,本·拉登的所为只是将这种趋势提前引发并组织起来。目前看来,他基本成功。这种成功直接导致一种奇怪的后果:即本·拉登死亡对全球恐怖主义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本·拉登的死亡将其个人的声望推到极致。拉登挚友哈桑·图拉比曾说,“对整个穆斯林世界年轻人来讲,拉登是伊斯兰事业的一个象征”,“一个拉登倒下了,千万个拉登会站起来。”这也许就是最恰当的评价。因为拉登所从事的教化,其死亡只会使其前期努力的成果加倍膨胀,进一步激发穆斯林世界的“圣战”热情,所以拉登的死亡并不会对全球恐怖主义趋势起到多大的遏止。又因为拉登在教化及“传道授业”方面的表率,其死亡只会加重穆斯林极端分子心目中对其“英雄悲剧宿命和圣战者殉难色彩”的敬仰,因此而抬高其在宗教方面的地位。有一句“拉登早已被预定为伊斯兰教的先知”说法虽有些过,但正反映了这种矛盾的结果。

    拉登被抓或死亡难对基地组织构成决定性打击

  本·拉登继承并一手改造的基地组织已成为一个拥有高度自主造血能力、层次完善、目标明确并日益意识形态化的超级恐怖组织。在拉登的精神灌输下,两者合二为一,拉登在被封“神”的过程中实际上被恐怖边缘化、象征化了,其死亡或被抓获并不会对基地造成决定性的打击。关于基地的组织结构,曾经进行过讨论,而超越其上的组织理念是其成长为全球“恐怖图腾的关键因素”。

  “基地”激发了一场规模比它本身更大的运动。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曾说:“‘基地’组织把它的意识形态传播给别人。在这场运动中受其影响的其它极端组织已构成下一轮恐怖威胁。”如今,‘基地’组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比作为一个组织时更加强大,这种强大不但体现在人员招募上,更多的使跨国影响给恐怖网络的构建上。正是这种组织理念和基地组织的成员严格遵守的行动安全原则,使它的全球网络得以一直存续。在二○○一年中期,基地组织在76个国家的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存在就已被确认,其中包括一些没有明显的穆斯林团体但适合获取物资的国家,如日本、保加利亚和斯洛伐克。

  在基地的高级领导层中,关于第三号人物的争议一直是媒体的焦点,但作为金字塔顶点的拉登和扎瓦赫里一直没有变动。与拉登一样,扎瓦赫里也开始由基地的具体事物操作者转变为“圣战精神”的宣传者和鼓动者。有人认为,扎瓦赫里其实已经作为拉登的继承者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参照基地组织的特殊组织结构和人员层的换血惯例,即使拉登被擒或死亡,扎瓦赫里完全可以迅速替代,并能对拉登的信念和基地的继续发展起到很好的继承。从这方面来看,在领导层上,基地也一直贯彻着其基层的组织模式,即任何一个小组的灭亡都不会影响到整体目标的实施。恐怖主义只是基地组织的策略之一,作为一个多维组织,它可以同时在几个“前线”与敌人展开战斗。它对国际安全构成的长期战略威胁是导致穆斯林的政治化和激进化,这一发展趋势没有受到西方国家的阻止,也没受到中东和亚洲的穆斯林国家的阻止。相反,基地则从中招募了大量的年轻穆斯林,为其迅速嬗变和走出美国的打压提供了力量支持。

    让拉登继续逍遥更符合美国利益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拉登被杀和被擒,基地组织在恐怖主义方面的行动也有可能出现倒退。基地组织吸纳了来自多个国家、多个民族的成员,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的确,在现代伊斯兰世界里,它史无前例——但这主要归功于本·拉登的领导才能,和他将基地组织成员的仇恨集中在美国身上的能力。在没有本·拉登的情况下,该组织是否能继续保持它现在的组织形式和凝聚力时,毕竟也值得怀疑。

  事实上,本·拉登最大的保护符就是他的传奇经历以及在穆斯林教徒中的声望。曾有传言说,巴基斯坦总统穆色拉夫担心一旦逮捕这位穆斯林世界的“罗宾汉”,会引起国内穆斯林的激烈反应。相反,巴基斯坦领导人愿意交出“基地”中不太重要的人物,因为这不会对国内民众的情绪起到多少激化作用。作为美国,也是有如此担心,以拉登在穆斯林世界所享有的崇高声望而言,擒获拉登,除了给美国的反恐战略及政客带来一些面子之外,别无所获。相反,这还有可能为美国国内的稳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给美国在中东和其它伊斯兰地区的缓和制造障碍。擒而不放是烫手山芋,审而处死则会增加拉登的声望,使其能够象其所梦想的那样作为一个“斗士”而死亡。甚至一些美国官员也私下承认,让本·拉登一直藏匿在阿巴边境要比让他成为烈士或者把他关押起来好得多。因此,就这样让拉登终老山林或能在袭击中顺手炸死,也许对美国和对拉登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从美国全球战略来说,让拉登继续逍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对于一向需要对手的美国来说,拉登毕竟是其“想要的敌人而非面对的敌人”。

  (摘自香港《紫荆》杂志;作者:石刚)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