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听说,现在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人们平均所受教育提高了,但出类拔萃者却越来越少。不但没有大师,古人说的“神童”似乎也成了传说。
据《儿世说》载:时年八岁的岳柱看见老师画的“陶母剪发图”,问老师:“这位老婆婆为什么剪掉头发呢?”老师答道:“家里贫穷,来了客人,卖掉长发,可以买酒招待客人。”岳柱看见画上的陶母,手上戴着“金钏、玉镯”,指着问老师:“此可易酒,何用剪发呢?”这是善于思考,不盲从,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我们知道“以石击瓮,以水灌穴”的故事,宋代的司马光少年时,与群儿戏,一童不慎,掉入水缸。司马光能够处事不惊,以石头打破了水缸,小朋友得救。这是在独到的见解基础上,又能冷静的解决问题的事例。
我国古代,衡量一个人的才学和智能,常拿“诗”作的如何来比较。明朝朱国桢着的《涌橦小品》载:鄞县人汪沫,九岁时就善于诗赋。他经过供奉至圣孔子、复圣颜回的殿宇时,见到房屋破陋,不由叹息,吟了一首诗:“颜回夜夜观星象,尖子朝朝两头打。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地方官见到惊其才能,召见他。见他穿著短衣,问他:“神童衫子何短也?”汪沫答道:“神童衫子短,袖衣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这是才思敏捷一例。
明朝天顺年间的李东阳,少年时被誉为神童。幼年时,皇帝接见他。因人小,跨不过门槛,皇帝说:“神童足短”,他对曰:“天子门高”。后来,李东阳文章典雅,是篆书隶书的一代宗师。又如东晋张玄之幼年因换牙,缺一门齿,有人戏问:“君口中为何开一狗窦?”他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东汉时期的贾逵字景伯,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他姐姐常带他到私塾听孩童们念书,后来一能说话便背诵如流。汉明帝时(公元五十八年),因赤眉、王莽战乱,古籍遗失,贾逵背诵《左氏传解话》三十篇;《国语解话》二十一篇,明帝重其书,写藏秘阁。
神童们惊人的记忆力,有的是记忆敏捷,过目成诵,有的记忆准确,一字不差,有的记忆持久,终身不忘。
叶梦得在《避署录话》中说:“人之学问,皆可勉强,惟记性各有分量,必禀之天。”
虽说“禀之天”,但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这首先要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勤奋好学。宋朝大改革家王安石,他说:“受之天”,更要“受之人”。强调后天教育,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知识爆炸的时代,孩子们的求知欲去了哪里?(来源:香港《文汇报》文:邹万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