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文化的传播,其广度和深度是其他任何国家的移民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在欧美、澳洲、还是在亚洲,只要有一定规模的“中国城”,就少不了中国传统式的建筑和中国传统风味的食品。每到“中国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其实,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祖居地文化的眷恋是人之常情。老一代华人移民虽然没能像欧洲前辈移民,特别是被称为“移民鼻祖”(Pilgrim Fathers)的那些首批英国清教徒那样,为怀念祖居地,将他们在北美的新居住地起名“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的六州),“新阿姆斯特丹”(现今纽约市),“新罕布什尔”等,以表他们思乡之情,但华人移民的前辈们也能在所居住的市区建起在地域上占一席之地的“中国城”,将祖居地的文化带到接纳国,使 “中国城”在地域上真正成为华人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的世界”。
历史记载“中国城”的出现是由于种族歧视,当地不愿意将土地卖给中国人,就给中国人划出一片土地,将华人与其他种族分开,久而久之,华人在划给的土地上建起自己的家园,华人移民也就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城”里。最初,北美的“中国城”都是讲广东话的华人,广东话成为工作和交流的语言;近年来,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不断增多,这些移民的文化教育程度比较高,再加上第二、三、四代移民有机会接受当地的高等文化教育,他们已将原有市区有限的“中国城”扩散到地域无限的“中国人的世界”。就拿加拿大温尼伯来说,多数华人已走出市区的“中国城”,在温尼伯的各行各业工作。尽管列治文西区 (Richmond West)的华人较多,但分散到温尼伯的各个居民小区的华人都在逐步增加。无论华人住在哪里,工作在何地,华人之间似乎有一种纽带,无形中将他们连在一 起,形成没有围墙的“中国城”。这种凝聚力也许是共同的文化之根吧!
说来也怪,即使是在居住地出生的华人子女,受到的是居住地的教育,但在学校里他们选择和华人的子女在一起;学龄前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打成一片,讲的是地道的英语,但在活动中还是喜欢和华人的孩子做朋友。这可以归结为共同的“民族情感”吧!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回国探亲时,又都会感觉到自己和国人还是有诸多差异的。大人们会感叹说:我们跟不上国内的步伐!孩子们会说“My cousins are funny”(我的堂(表)兄妹真怪)!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种文化将华人移民和其子女无形地限制在“中国城”里。看来,“中国城”的文化不同于祖居地的文化,更不同于接纳国的文化,它使我们这些移民只生活在看不见围墙的“中国城”里才觉得舒服和安全!
虽然“中国城”在精神上、物质上给移民们提供了归属感,但“中国城”本身在地域和历史上只不过是中国人在异国他乡能有一席之地的象征,而大多数人还是想走出“中国城”,融合到所在国的社会和文化中。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同事以及同行的“激烈竞争”才无奈离开国内“优越环境”来到异国他乡,又有多少人愿意在国外的“中国城”这小天地里,再和其他华人比高低呢?既然走出国门,就要走向世界。如果华人移民还是局限在“中国城”,与当地社会和文化分离,那我们出来闯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海外的华人都离开“中国城”,“中国城”也许在未来的一百年后,很有可能作为“历史博物馆”。“中国城”到底是应该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存在,还是作为一种 “文化冲突”或“种族隔离”的现象而消失?
无论哪个国家的“中国城”都有中国特色的“中华门”、“中国牌楼”以及坐落在城门两旁的“石狮子”这些象征性的标志。你是否想过,有一种归属感的“中国城”,在外国人的眼里,成为了华人移民聚居区的代名词:“中华门”给华人一种安全感,在老外的眼里,华人把自己紧紧锁在这个小世界里与当地社会分开;青砖红瓦的建筑在我们看来是气派,却给老外一种“神秘感”;高高的城楼令我们“居高临下”,而老外把它看成是中国等级和权力制度的体现;“石狮子像”给华人以 “安全感”,对老外来说能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经常表现在电影镜头中,好像唐人街总是与枪战,警察抓小偷,贩毒同时出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的演讲稿撰写人,Eric Liu在他的回忆录(The Accidental Asian: Notes of a Native Speaker)中描写道:“他小时候住在‘中国城’的外婆家,那种使人神魂颠倒和恐怖的感觉至今还萦绕于心头。”
一个世纪以前,“中国城”以房屋破旧,人口密集被当地人称为“贫民区”。近一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随着新移民不断增加,要求改造和重建“中国城”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城”为中国人购买家乡产品提供了方便,各种食品应有尽有,物美价廉成为移民购物的好去处;许多“中国城”变成了华人做生意的场所,也成为中国人的购物中心和旅游景点。我每次旅游都要把当地的“中国城”作为参观游览的景点:一是由于中国食品对我有诱惑力,二是想了解移民文化。
“中国城”在解决不能讲英语的华人就业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尽管不能讲英语也可以在国外混上一辈子,但只能在华人办的餐馆和商店里打工几年或几十年,只能 “享有”居住地最低工资,很少享受当地企业的福利待遇,既没有薪水提升,又没有劳保待遇,一旦被解雇还不能合理享受政府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去年圣诞节、元旦期间,我和女儿去美国南部旅游时,与我们同车的两个人是在温哥华“中国城”工作了十几年的只讲广东话的华人,连在“麦当劳”和“肯德鸡”这样的快餐店买 个“汉堡”和“可乐”的简单英语都不能讲,尽管我们母女俩非常热情地给他们提供帮助,但同时又觉得他们好可怜——来加拿大十几年,竟没有走出说“广东话” 的华人小圈子!其实,这些常年在华人餐馆和杂货店打工的华人也有难言的苦衷,要是他们能说英语,也许早就走出“中国城”,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好!
常年关闭在“中国城”的这些华人与当地的文化隔绝,与当地社会脱节,虽没有遭受所在国的国人的白眼和偏见,但也未受到本国同胞的尊重和接受。本人所认识的一位先生因受不了温哥华的中国老板的白眼,投靠朋友来到温尼伯中国人办的杂货店工作,不到两个月,只好又收拾好行装再回到温哥华的“中国城”。据他说在温哥华“华人世界”大一点,选择余地多一点,不讲英语也能生存。听到这话,我在为他祝福的同时,也为温尼伯华人具有的“生存英语”感到欣慰。要是华人或多或少地能具有“生存英语”和“工作英语”能力,他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选择也就大一些,就有机会享受“洋人”企业的福利待遇,生活质量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虽然“中国城”给了海外华人一片有安全感的栖息地,但是它也是一道屏障,将许多华人挡在了围墙内,阻碍了华人与所在国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其实海外华人还是应该勇敢地走出中国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让自己活得更好更自在。
(来源:加拿大《 枫华之声》 有删节 文:孔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