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庆,美籍华人,生于四川成都。材料工程学士、工业经济管理文科硕士、统计学理科硕士、留美经济学博士。曾当过工人,助理工程师,讲师,资深经济学家,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华盛顿州研究与数据分部的主任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客座教授。
王伯庆于1997年开始搞文学创作,有随笔集《十年一觉美国梦》、《改正了也是坏同志》、《我家有个小鬼子》以及与女儿王可合著的《成长1+1》。
初见王伯庆,是日前在由他和蒲果泉博士联合主编的《大学生存手册》一书的全国首发式上,戴眼镜的他给人感觉是书生气浓厚,原以为他是一个特别痴迷于文学的人,因为在网上搜索“王伯庆”这个人,得到的信息绝大部分是关于他出的书,专业方面,少之又少。
30日,再次见面时,他颠覆了之前给记者的所有印象,说话掷地有声。谈到自己回国后进行的一项课题,他说,其初衷是要改变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人物素描办公室贴穷苦照片
王伯庆的办公室,位于西南财大专门提供给海归学者的“黄楼”里,编号217,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照片和放在书柜上的中国和美国的国旗。墙壁显眼处,贴着7张展现穷苦大众的图片:要么是一双小孩子光脚踩在淤泥里的特写;要么就是一个衣着褴褛的小男孩,背着一只比自己还高的背篓,无邪的眼中流露出无奈……
王伯庆说,这些照片是他这几年从网上下载的,每一张都曾深深震撼着他,“他们一直在提醒着我回国的目的”。王伯庆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己的研究,让中国有更多经过良好训练的人才,提高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尽量少一些穷人。
王伯庆生于成都,1990年赴美留学,在国外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加入了美国国籍。“我给美国人民作了16年的贡献,现在该回来给中国人民作些贡献了”,至于谁在心里的分量更重,王伯庆说,这个问题就像“爸爸和妈妈都掉进河里了,你应该先救哪一个”一样复杂,是永远没有答案的。
课题研究改变大学生就业难
王伯庆今年已经52岁,按“五十知天命”的说法,此时的他应该说话慢条斯理,身上的锐气也被磨平了,但在和记者谈起他手上的一项课题研究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几个字用在他身上毫不为过,“从青年到现在,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将中国建设成繁荣、和平的国家”。
在美国,王伯庆所做的是计量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回国之前,他任华盛顿州研究与数据分部的主任研究员。这几年,王伯庆一直很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探寻根源时,王伯庆吃惊地发现,“建国几十年了,中国至今却只有一部职业分类大典,其沿用的方法是美国30年代发展的,早在80年代就被淘汰了”。
据此,王伯庆确定了目标:参照最新的国际标准,确立“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追踪评估系统”。从项目确立到现在,王伯庆的团队已忙碌了5个月,他打算每3年对全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各个行业的大学学历的岗位及其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变化。每年还要对全国各高校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他们在校期间掌握的工作能力满足工作岗位的程度。
“这个调查从2007年启动。同时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大学毕业生调查和企事业调查,当年就可以为教育部门和高校提供调查结果和对策建议。”王伯庆说,这是一个建立数据库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完善的系统,需要9年时间。“我们就好比在种树,有了这个新的数据库,高等教育管理者在专业和课程调整、教学方式有了科学依据。”王伯庆说。
信心来源“吹牛”母亲给我的
一个长期的数据库建设,王伯庆能撑得下去吗?“好事都不会掉到我头上的,困难是肯定要遇到的。”王伯庆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说,信心是被母亲给“吹”出来的。“国家恢复高考时,我只有初一的水平,当时我妈逢人便说,‘我儿子肯定能考上大学’。”果不其然,王伯庆还真考上了。之后的读研、出国留学、读博士都是这样,在王伯庆还压根儿没想过下一步之前,母亲就已经给邻居们夸下了海口。
在王伯庆看来,母亲就好像“吃透”了自己一样,“对我有信心,所以才敢一次又一次地吹”。王伯庆说,这么多年来,他做事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但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近日,他将带着自己的课题前往北京,争取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来源:四川《天府早报》;作者:关义霞 陈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