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的张平,生活贫困,挑大粪、掏猪圈,农村的苦活累活,基本都干过,那时候书籍是他最好的精神慰问品。
那些苦难的日子铸就了他的创作底色。若干年后,他成了一名作家,为外界所知的绝大多数作品是悲情苦难和反腐题材。
这些作品让他声名鹊起并为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他由此成为山西文联负责人,并在今年1月,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
苦难的青少年时代
1966年的一天,山西农村一个13岁的男孩放学后发现图书室里堆放着很多书,这些书吸引了他,他从封着木条的窗子钻进了图书室。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烈火金刚》《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静静的顿河》……男孩一直看到天黑才爬出图书室。此后,男孩一有机会就爬进图书室读书。
男孩就是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张平。
回忆当年那段时光,张平说:“这些书给了我精神上极大的安慰和无穷的乐趣,仅普希金《驿站长》那本小说,我就读了不下几十遍,它们是我最初的文学启蒙。”
张平1953年出生在西安一个教授家庭,父亲在西北工学院供职。1957年张平的父亲被打成右派,后来被劳教三年,全家都被遣返回祖籍山西新绛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初中还没有读完,张平就开始务农,挑大粪、挖水井、掏猪圈,他一有时间就捧着书看,还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
17岁那年,张平被选入县文艺宣传队,后来被推荐到师范学校读书。
张平作品研究者、山西省作协副书记杨占平说:“在校期间,为了挣些生活补助,张平两年中的3个假期,都是在煤窑里度过的。运煤的报酬是每天3元钱,每次从煤窑出来,就啃一个玉米面窝头充饥,喝一杯生水解渴。”
师范毕业后,张平被分配回老家的东街小学教书,那年他20岁。因为家里穷,父母曾为当时已属大龄青年的张平的婚事犯愁。
1977年恢复高考后,张平不顾家庭反对,与同村姑娘张德芳结了婚。婚后不久,张平就考取了山西师范大学。第二年,他们有了孩子。
张平要去读书,种地、照顾老人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秋收、麦收的时候,张平都要回家帮妻子干活。包产到户后,他家分了7亩地。一年忙下来,家里收获了两千多斤粮食,长期被贫困困扰着的父母亲看着院子里的粮食,哭了。
“童年的贫困生活为张平后来的创作铺下了底色,加上父亲曾经遭遇的冤屈,使得他坚定了以后要为底层民众写作,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张平好友、山西省作协原副主席韩石山说,《祭妻》《姐姐》《无法撰写的悼词》《孤儿泪》等一些早期的作品都是以反映底层百姓民生疾苦为主。
小说改变命运
大学期间,张平开始了文学创作。1981年,当时还在校读书的张平创作的《祭妻》发表了。这是一篇控诉“血统论”对女性摧残的作品,在《山西文学》杂志上发表,被评为《山西文学》该年度一等奖。“张平因《祭妻》在文学界赢得了最初的荣誉,也确定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杨占平说。
因为《祭妻》,张平的命运被改变。
1982年,张平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临汾某县师范学校当老师。“他当时不愿意去,拿着分配通知来找我。我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好,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潜力,就想尽一切办法把他要到文联来。”当年临汾文联副主席、前《平阳文艺》主编谢俊杰回忆说。
“来到文联后,张平在编辑《平阳文艺》之余,就是四处采风搞创作,先后写了不少好作品。在大约当了两年编辑后,因为创作时间紧张,他就很少来单位。”
在临汾文联两年间,张平创作激情充沛,作品连续发表在国内许多重要刊物上,特别是《姐姐》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荣誉,让他名声大震。
“当时担任山西省作协主席的西戎看在眼里,就想办法把他调到省作协,可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张平没有去省作协上班,而是做了省文联下属文学杂志《火花》副主编。为此,西戎和马烽还颇有微词。”谢俊杰说。
对于张平调入《火花》杂志当副主编,与谢俊杰说法不同的是,时任《火花》杂志主编的董耀章说,是他看中了张平,“每次(张平)送稿件过来,我们交谈甚欢,他人年轻,品质好,又写一手好文章,就想办法把他调过来。”
董耀章说,那时的张平很谦和,好打交道,“他凡事都很低调,处事谨小慎微,每次大家在一块合影他都不愿站在中间,老往后边或左右躲闪。”
这期间,张平积极挖掘文学新人,培养了不少如今小有名气的作家,自己也写出了《较量》等不少中短篇小说。
纪实文学引来官司
“张平这个时期多数时间在创作。”《火花》现任副主编、张平邻居聂翠青女士回忆说,她和张平同住一栋楼,她家住三层,张平他家住一层,时常碰面。
“白天张平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在家搞创作,只在傍晚时分偶尔在小区门口和一些老年人下象棋。他晚上经常创作到深夜。整栋楼里,他家的灯总是最后熄灭。”
这个时期是张平创作的井喷期,他创作了《天狗》《天网》《法撼汾西》等颇有影响力的作品。
1987年是张平创作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他在一次作品研讨会上认识了汾西县县长刘郁瑞,也就是《天网》《法撼汾西》中主人公的原型。“刘郁瑞和张平聊了四天四夜,聊他当县长之后遇到的许多问题,特别讲了一些冤案,张平听后颇为震惊。说到伤心处,两人都哭了。之后,张平在乡下采访了20天,创作出了《法撼汾西》”。
一次在汾西采访时,张平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访了1500多次,前后被收容了几十次。张平跟他长谈了两天两夜。老人说,30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听他这样倾诉过。张平根据老人讲述的故事创作了纪实文学《天网》。
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触动了一些滥用职权的人的利益,一些地方官员立即对号入座,联名上访将他告上法庭。官司期间,张平收到过2000多封声援信,更有一些农民从山西临汾赶至北京声援他,还有农民捐钱支持他打官司。在遭受十年官司纠缠后,最终这场官司以张平胜诉告终。
对于这段经历,张平说,他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爷爷、奶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身体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我感知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疾苦就是我内心深刻的痛,更在我心灵上刻下重重叠叠的伤痕。这一切激发着我的创作热情和灵感。”
大约在《火花》编辑部工作6年后,张平被选举为省文联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几年后又先后被任命为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文研室副主任等。这些职务都是虚职,张平多数时间还是在创作。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