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七大报告中,一些关键词语和新提法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本报从中摘取16个,以飨读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1
十七大报告摘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解读
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饱含深刻内涵。
代表热议
苏荣(十七大代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改革开放
关键词2
十七大报告摘录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争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代表热议
胡世英(十七大代表、黑龙江省绥化市委书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大好局面。现在之所以还要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地完善自己。
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3
十七大报告摘录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读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着眼于中国建设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代表热议
白恩培(十七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在实践中感到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社会分配不公,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的社会稳定将有问题。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关键词4
十七大报告摘录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解读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代表热议
罗群(十七大代表):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内容,就是在不断探索拓宽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相适应的政治渠道。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将有机会当选人大代表。
和谐社会
关键词5
十七大报告摘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读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梦想。在中华民族为伟大复兴而奋力开拓的今天,我们党提出了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现实目标。
代表热议
罗志军(十七大代表、南京市委书记):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