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题:听十七大代表丁解民“解民”
中新社记者 贾靖峰
似乎与名字巧合,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喜欢“解民”:谈民主、民生、民意,在这位已历两届全国党代表的市委书记眼中,十七大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与民主民生的和谐曲。
“民主气氛和民生关怀,十七大是典范!”刚从会场回来的他激动地说。他对本社记者说,几天来讨论逐渐深入,关乎民生的话题很多,谈得很热烈。谈及贫富差距,“从前我们的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才讲公平,现在是初次分配、二次分配都应该讲公平。”他说,解决贫富差距,十七大报告的思路很好。
“三个多小时,大家热情高涨,发言争先恐后,一直说到中午十二点过”,丁解民描述着大会第二天胡锦涛总书记到江苏代表团讨论十七大报告的情形,“在新的形势下,讨论得民心、顺民意的最新观念,大家能不激动吗?”
他说,总书记的亲民给那天在场的人深深的震撼,“有个细节很有说服力”,举重冠军陈燕青突然来到总书记身边请他在奥运首日封上签字,代表们有点吃惊,不过总书记和蔼应允,写下“为你加油”四字,陈燕青成了众人艳羡的对象。丁解民说,这一幕,印象很深。
“我也和所有代表一样,是带着对党的信任、家乡人的愿望和自己的心里话来到北京的。”科学发展的“大乐章”中,淮安家乡的民生“民谣”是丁解民最挂心的事。
地处苏北的淮安,拥有众多历史典故和名人足迹,文有枚乘枚皋,武有韩信,今有周恩来,不过,采访中丁解民对的这些“辉煌”史事只字未提,倒是反复念叨收入差距、环境保护,还有淮安市井巷陌的“路边摊”。
苏南富,苏北穷,人们常有这个印象。渴望更快的发展,是苏北城市的普遍愿望。但最近三四年,淮安仍拒绝了三百多个“很赚钱”的项目,丁解民说:“它们多数是化工项目,有污染,即使再能赚钱也没门!”
污染终会付出代价,太湖蓝藻一役,全社会反省。丁解民说,太湖蓝藻爆发虽然与淮安没有地理联系,但从观念上彻底统一了淮安人的认识,环保自觉性强了,环评门槛高了,化工区集中了,环保的第一审批权握得更紧了。
“来到淮安,清早一出门,保你能买到油条大饼”,丁解民说。而到上午九点,这遍布全市的二百多个统一样貌的早点摊就悄悄“打烊”。白天,取而代之的是六百多个流动的维修点和水果销售点,与早点摊类似,它们都是由市政府统一免费发放摊点设施、工具、标识,这些摊点修鞋、修自行车、销售水果、小商品,摊主都是贫困户、残障人士。
靠着做这些“小买卖”,全市六千多贫困户和残疾人有了糊口之所,以前,小摊小贩跟城管是“猫和老鼠”的关系;现在,摆摊的“家当”都是政府赠送的,大伙倒成了自家人。“这样他们一个月能挣个一两千,可以养家了。”说到这里,丁解民面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