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七月十九日电 题:香港孩子眼中的“消费文化”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与香港教统局,十九日联合颁发了一组奖,获奖者是一群中学生,奖项的名称是“香港第七届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
在被誉为“购物天堂”的香港,媒体满坑满谷地报道着各类消费信息与潮流,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这个消费市场未来的寄托,他们眼中的“消费文化”是怎样的呢?
“生命有涯,消费无涯,一个人生命有限,但一个‘死人’的消费却无限,短期的是择日举行的葬礼;长期的是延续子孙数代年年的扫墓和祭拜。”在依然保持着华人传统丧葬习俗的香港,这段文字出自香港名校拔翠男书院学生之手,报告的题目为《生命有涯,消费无涯》,获得优异制作奖及消费文化考察报告(高级组)冠军。
获得这个组别亚军的是将军澳香岛中学的报告《扎术精深》,准确分析了初长成少年的矛盾消费心态。报告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理性点想,只是一些竹和一些纸,再加上纸扎的手工,纸扎品的消费真的物有所值吗?假如在购买纸扎品时向人还价,会被认为不孝和不敬吗?”
谁说港人不读书?圣保罗男女中学提交的《畅销书》,就因为研究畅销书的消费心理,并列亚军。“害怕被问及‘你有没有看过某本畅销书’而要回答没有。书越出名,恐惧越大”--消费者买畅销书,是在害怕在友侪间答不上嘴吗?
获得季军的《情谊值千金》,说得有趣:“早知不买那跟自己品位不相衬的上衣和过气的毛公仔吧──这一刻你非常后悔,想起了逛街时好朋友的话:‘这件衫跟你简直绝配!买吧!’”……买吧!买吧!买吧!你有过相似的消费经验吗?──怎可小看少年初长成?!
据介绍,这届消费文化考察报告活动中,有四千多名中学生在考察香港消费文化时,提出形形色色有趣的问题,也对无所不在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比如有报告名为《小人当道》、《卖艺》、《绞尽脑汁》 、《货品出门,恕不退换?》
据说,这个相当切合香港实际的社会考察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有二千九百九十五队来自二百三十八间中学的一万八千多名中学生,曾经参与活动。
然而,走出校园,离开课题,孩子们真的能够学会“理性消费”吗?!一旦果然如此,对于“购物天堂”的未来,是祸是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