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陈清泉,是出生在印尼的第三代华侨。他求学于大陆,扬名于香港,他曾是香港地区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说,陈清泉的经历,折射出香港社会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之路。
揣着50块钱到香港
陈清泉原籍福建漳州,1937年出生于印尼华侨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去剑桥大学深造的机会,回到祖国,先后在北京矿业学院和清华大学就读。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陈清泉从事了十几年的技术工作,1976年,由于家庭原因,他南下香江。
“刚到香港时,我口袋里只有50块钱。”陈清泉回忆起初到香港的彷徨和迷茫。由于在祖国内地获得的学位、科研经历乃至发明成果都不被认可,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方设法尽快融入香港的主流社会。学广东话、提高英语水平,他主动地改造自身;看电视、阅读报刊、走亲访友,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香港社会的动态,了解与自己相关的群体的动态。“当时的香港,经济开始起飞。我得知道香港社会需要什么,而我又能提供什么。”通过仔细地分析,他开始大胆应聘,成为香港电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
要想从事科研,就必须要取得香港本地认可的学位证书。陈清泉一边应聘到香港理工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当讲师,一边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终于在1982年拿到了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电机电子工程学系,直到2002年退休,担任荣誉教授。
1997,不平凡的一年
1997年,注定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对香港是这样,对陈清泉也是这样。
那年的7月1日零时,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顺利完成,脱离了祖国百年之久的香港终于如期回到祖国的怀抱,这让亿万中华儿女欢欣鼓舞,也让从印尼辗转到中国内地再到香港的陈清泉激动万分。那一晚,他守在电视机前,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次日,他参加了科技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举行的庆祝活动。
也是在那一年,陈清泉迎来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最高荣誉——先后获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是,他成为了中国工程院在香港的第一位院士,也是从1997年到2003年期间唯一在香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此,他回忆说,当时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的数目,其中特别说明了陈清泉为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节目播出后,他便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贺电和贺信,至今仍难以忘怀。
忙碌的“三分”生活
成为院士之后的陈清泉,又在2003年1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而当时已经退休的他,自此更加积极地奔走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发挥着一名“交流使者”的作用。他笑言,自己的人生经历是1/3在印尼、1/3在内地、1/3在香港度过的,而如今的生活则是1/3在香港、1/3在内地、1/3在海外。“三分”的生活,让这位七旬老人忙得不亦乐乎。
在香港的30年生活让陈清泉亲历了香港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从前香港人不说普通话,而现在从政府官员到企业家都在学说普通话。从前,香港的大学里看不到内地来的学生,而现在每年每个学校都从内地招几百个本科生,研究生中来自内地的比例更是高达60%-70%。”提起香港的变化,陈清泉感慨地说道。他当选为政协委员后的第一个提案,便是希望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教育交流,他认为只有加强交流,才能增进了解,才能进一步培养香港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对祖国的认同感。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陈清泉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香港是东西方文化的融汇之处,其独特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替代的。(李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