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探寻北京时尚新锐潜势力(图)

2006年07月10日 14:30


铅笔草稿勾勒出复杂裙摆。



当灵感涌现,就用这样的手绘图随时记录。



    用夸张的写意表现极具休闲风格的设计思路。(图片来源:新京报;采访对象供图)

  毋庸置疑,北京是一个时尚都市,在这里有国际最顶级的奢侈品牌,引领着都市时尚人群的消费趋势。同时,这里也有国内著名设计师的工作室和品牌,比如张肇达、马可,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引导着这个城市的时尚潮流。但是,对于时尚界来说,无论经典和名气的光环多么耀眼,新生力量永远是最具生命力的源泉。对于一个城市也是如此,顶级品牌和顶级设计师的强势话语权,永远不能取代新生无畏的新锐力量,即使那仅仅是一股尚未浮出水面的潜势力。

  寻找北京的时尚新锐力量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一方面,这个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孕育着未来优秀的设计力量: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这些曾培养过国内无数出色设计师的院校,每年都会有一批新的优秀力量走出校门。而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每年春夏两次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又为国内设计新秀提供了最广阔的展示空间和机会。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很难在北京找到具体某个新锐设计师品牌或者工作室,其风格足以引导本地的时尚消费和审美趋势,甚至很难界定一个可以称之为“新锐设计师”的群体。

  两种方式新锐生存

  一般来说,设计新锐力量通常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为某时装企业或品牌担任设计师,另一种是建立自己的品牌或者工作室。前者依附企业的力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力,比如西班牙著名时装品牌ZARA、MNG就是起用年轻的设计师团队,风潮几乎席卷全球。而国内著名品牌白领,当年在任用和推广新锐设计师方面也不遗余力,从邢雁到付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部分人群的穿着习惯。

  目前,像ONLY这些在都市年轻人群中颇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也部分选择国内年轻设计师,只不过这些设计力量暂时隐藏在品牌的背后。另一种新锐力量成立设计师品牌,更易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影响力比较小,一般年轻的设计师品牌和工作室只在本土生存,像张肇达、马可这样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实属凤毛麟角。

  北京势力相对单薄

  与上海和广州相对集中的新锐设计团体相比,北京的年轻力量更加单薄,一些时装工作室分布在建外SOHO、中粮广场、望京、798艺术社区等,不像上海长宁的时尚社区集中了很多前卫的新锐工作室。很多时装工作室正在起步阶段,有的已注册品牌并准备进驻商场;而有的则从进货开始,先积累资金和市场经验;有的已具规模为服装品牌签约,提供成衣设计;有的只向小型企业出售设计方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谈论北京本土设计师对时尚消费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实际上,对于北京的时尚界来说,新锐力量更像一股正在酝酿、积累的潜势力,在寻找爆破的出口。也许不久,这股潜流将以破冰之势袭击北京的时尚圈。

  学院力量

  设计师档案

  ●杨俊亮

曾获“汉帛奖”的杨俊亮作品多在结构上寻求突破。

  男,25岁,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目前为马克张工作室设计师(张肇达助手)、YJL时装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成立设计师品牌GIANNIEFONDA.

  喜欢的设计师:JeanPaul Gaultier和GianfrancoFerre

  设计风格:简洁,修身,在结构上寻求突破,同时注重细节。

  所获荣誉:“汉帛奖”第11届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铜奖等。

  ●徐蕊

这款经典设计融合了徐蕊对设计艺术的领悟。

  女,29岁,中央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成立此文织物塑性空间工作室。

  喜欢的设计师:Hussein Chalayan、AlexanderMcqueen、VivienneWestwood

  设计风格:艺术的、文化的

  所获荣誉:第11届“汉帛奖”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银奖(2004年)、第十四届“汉帛奖”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银奖等。

  ●李岩

李岩的作品极具东方气息,崇尚简约自然。

  男,24岁,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目前为自由设计师。

  喜欢的设计师:山本耀司、undercover

  设计风格:简约、自然、东方哲学

  所获荣誉:第13届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等。

  ●于茜子

于茜子更多从女性视角关注服装,并注重质感。

  女,22岁,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目前正在筹备个人工作室。

  喜欢的设计师:Balenciaga ChloéRickOwens

  设计风格:质感、女性的视角

  所获荣誉:第3届浩沙杯泳装设计大赛金奖等。

  师出有门成名在远方

  在北京的本土年轻设计师有着相似的背景,他们大多出身学院派,早在读书期间就接触市场,为品牌做过设计,比如杨俊亮毕业前就在张肇达公司实习;他们曾在国内各种设计比赛中获奖,有很好的竞争意识,并在比赛中寻找自己的风格;他们对环境的艰难深有体会,同时又有各自的发展方向;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设计梦想,比如于茜子和李岩正在筹备工作室,杨俊亮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而徐蕊则立志于更为艰辛的领域———服装设计艺术。

  记者:你觉得一个新设计师发展的路程应该是什么?

  杨俊亮:如果最终想做自己的品牌,我觉得最佳发展历程应该是这样:做著名时装设计师助理——进入大品牌做品牌设计师——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建立自己的品牌,一个设计师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徐蕊:我更愿意到跨国时装集团去学习一些市场经验,保持新鲜的活力和创作热情,养成旅游和看书的习惯。

  困境 资金平台是发展两难

  记者:目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于茜子:找不到机会,缺乏资金,可能服装这个行业很难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

  徐蕊:寻找可以长期合作的缝纫师,既善于沟通创作思路,又有责任感。

  杨俊亮:国内缺乏一个好的展示和推广设计师的平台,开办自己的工作室又受到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

  李岩:资金。

  记者:作为一名年轻的设计师,觉得未来若要有所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于茜子:敏感、善于思考、有自己的精神。

  徐蕊:学习艺术史和制衣工艺。通过学习好作品,积累表现手法。

  李岩:首先是对服装设计要有新的理解方式,其次要把自身风格与市场结合起来,没有市场价值的设计师,称不上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记者:你觉得你们与国内已成名的前辈设计师的不同在哪里?

  李岩:同他们一样,我们成功也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

  杨俊亮:我们敢做前辈们所不敢做的事,你可以不接受我,但不能忽视我们的存在。只要时机成熟,我们必将呈现给大家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近年来,上海的新锐设计师力量发展很快,王一扬、张达、王巍等年轻设计师已在时尚界颇有名气。相比之下,北京时尚界的新锐力量就有些寥落,很难找到已具规模的新生势力。

  机会 北京更适合推广本土文化

  记者:目前上海新锐设计师发展得很快,你个人怎么看北京和上海两地年轻设计师发展的环境?

  杨俊亮:上海有大批时尚个性的消费群体,设计师的风格趋向也就更加多元化!而北京对外来文化会有一个吸收的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所以北京更趋向于培养地域特色的成熟品牌,比较适合本土文化的推广。

  徐蕊:上海对新锐设计师容易接受,又毗邻南方的生产加工基地,有诸多便利之处。另外,现在北京周边出现了许多大型的原料采集市场和服装加工厂,本土的知名品牌越来越多,所以设计师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宽。

  于茜子:年轻设计师的发展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伯乐,如果没有人肯定他的天分,在现实撞击下,他只能开始平庸,继而消失。上海的媒介如VOGUE在时尚界扮演着伯乐的角色,使得一批新锐设计师脱颖而出,所以上海的年轻设计师比我们更幸运。

  记者:能否谈谈个人对北京上海两地设计新势力的了解和看法?

  杨俊亮:北京的设计新势力主要来自于北服和清华美院,他们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和较稳定的设计风格,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风格倾向。而上海的设计新势力基本来自全国各地和很多的海归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更加多元化。

  李岩:上海的大环境要优于北京,这是上海设计师的客观优势,而北京年轻设计师大多数要经历很多年的磨练,我个人觉得这是北京设计师的主观优势。

  在采访中了解到,谈论北京本土设计师对时尚消费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实际上,对于北京的时尚界来说,新锐力量更像一股正在酝酿、积累的潜势力,在寻找爆破的出口。

  影响 年轻力量正在影响北京时尚

  记者:你觉得年轻设计师的设计能否影响北京消费者的观念和北京的时尚之风?

  徐蕊:我觉得已经在影响了,只是影响力还在发育过程中。可以确定北京人有很大气的一面,设计师只有把握准了这种心理取向,才能把时尚的风气传播下去。

  李岩:很难。北京市场的观念是在行业中根深蒂固的,所以限制了年轻设计师的发挥,再加上媒体宣传力度太弱,使得北京的时尚概念没有上海那么多元化。

  杨俊亮:年轻设计师的设计永远走在时尚的最前沿,他们的设计有很强的感染力!从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时尚程度,这股新锐设计师的力量慢慢在发展与壮大,从而在北京时尚圈内占有一席之地。

  海归势力

  设计师档案

  ●徐浩男,毕业于清华美院和巴黎ESMOD服装学院,现为法国品牌JAY AHR设计师,创建Meline工作室及设计师品牌。

  设计风格:简约、优雅、个性的女性风格,讲究细节,偏爱紫色、黑白等。

  以海外设计影响北京时尚力量

  北京新锐设计师的海归势力不如上海那么强盛,但是这些从英国、法国回归的设计力量,以其在国际品牌工作的设计经验、市场经验和资金筹措经验等优势,成为北京时尚市场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记者:你认为自己的风格是否适合北京的时尚市场?

  徐浩:进驻商场之前,我以工作室的形式出售这三个品牌的服装,我的定位很明确,针对人群不是大众的,而是追求个性、喜欢法式风格的那部分群体。简约个性的设计,精致的手工,讲究的细节以及合理的价位,这些都是北京时尚市场所缺乏的,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资金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目前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提高品牌和工作室知名度。

  首饰新贵

  设计师档案

  ●琳琳

    女,平面设计出身,现为银饰设计师,经典设计是不规则卵形纯手工银饰,具有古朴又现代的风格。

  北京深厚文化底蕴利于首饰设计

  北京的首饰设计更为个人化和民间化,很多设计师品牌多以作坊和小店的形式存在。这些不起眼的小店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壮大,影响一个又一个群体的时尚口味。

  记者:你觉得北京和上海哪个发展环境好?

  琳琳:应该说各有优势,上海是一个时尚化,商业化的大都市,而北京有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

  记者:目前困难是什么?

  琳琳:困难应该是如何能把我们的首饰做成一个国际性的大品牌,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参与国际竞争,这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行业声音

  年轻设计师需要更务实的平台

  ●王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

  现在,时装设计的社会需求和协会的推广服务工作,都为年轻设计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提高自身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

  以前我们主要通过时装周、大赛为年轻人提供展现舞台。今后,我们工作的方向会更加务实,一方面为他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提供产业服务平台。

  翘楚看新

  不要模仿前辈没有捷径可言

  ●邹游,著名时装设计师

  任何设计师成功的路程和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年轻设计师不要模仿前辈设计师的发展模式,需要一步一步地努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虽艰难但不要气馁

  ●邓达智,香港著名设计师

  对于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来说,国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很艰难,因为很多服装企业只重视设计师的名衔,而不善于发掘有实力的新生力量。年轻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气馁,等待并给自己创造机会。(来源:新京报;作者:曲筱艺)

 
编辑:吴歆】
:::相 关 报 道:::
·香港青年时装设计师联盟呈献时装汇演
·中国国际时装周:设计师解读童装流行发布趋势
·组图:各国设计师携参赛作品亮相开幕式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