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评论:土地调控扼“以地生财” 地方财政需转型

2006年09月25日 11:40

    7月26日消息,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导致最近两年来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来自工程造价之外的其他因素,而需求因素并不是价格上涨的决定性因素。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针对地方财政严重依赖房地产特别是“以地生财”问题,国家最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自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针对地方政府发出的促使地方财政回归理性的信号,意在提醒地方财政注意潜在的风险,寻求增长转型。

  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直指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软肋”。管理层还明确表示:建立在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之上的财政增收是不可持续的。

  专家认为,现在断言房地产行业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出现全面下降、面临拐点为时尚早,但面临市场、社会和宏观政策的压力,地方财政必须未雨绸缪,才能规避被动紧缩的风险。

  在这个问题上是可以史为鉴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很多个人投资者及以内地地方政府、国企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盲目跟风“炒地皮”,导致总量巨大的资金套牢甚至烂在遥远的海南、华南沿海等地。

  那么,本轮房地产风潮过后,资本可能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其不同之处一是沦陷资金数量更大,二是套牢或者烂在自己家门口。当然,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惯性、“08奥运”预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等还能支撑相关投资在高位横盘甚至震荡拉高一段时间,但这场“夜宴”之后的市场走向,恐怕有些机构投资者和有“专家理财”团队的一些大城市地方政府心知肚明。

  至于在这种格局下地方财政未来向何处去,很多专家建议必须注重培育服务业、金融业、先进制造业。只有依托以效率和科技为先导,具有核心竞争力实体经济的地方财政,才是健康和有效的地方财政。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苏晓洲)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专家称中国土地失控主因是地方政府不科学政绩观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解析土地调控:对房价影响不大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不再以审批面积作为考核依据
·土地调控提高工业用地门槛 增加廉租房用地供应
·调控土地能引高房价?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细说调控
  相关专题:中国房地产业新一轮调控揭幕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