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之所以令人刮目相看,不在于小潘为商业勇于献身的娱乐精神,也不在于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恶搞主义,而在于他领导的SOHO中国居然出现在中国纳税企业500强的榜单上,成为上榜的仅有的3家房地产企业之一。
实话实说,就在潘石屹潘总出现在500强榜单之前,水皮还在和媒体的同仁开潘石屹的玩笑,潘石屹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完全有赖于一张好嘴,正所谓人小嘴大,而实际上潘石屹在圈子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鳄。潘石屹在北京的项目,除了长城下的公社之外,具备商业开发价值的满打满算不超过3个,一个是SOHO现代城,一个是建外SOHO,一个就是SOHO尚都,前面两个是潘石屹一手策划的嫡系,而后面一个是从任志强手中换粮票换来的庶出,更何况,在这些项目中,小潘都只是股东之一。
但是,潘石屹就是凭着一个SOHO中国就上了纳税500强,而且是惟一一家来自北京的地产商,的确令水皮大跌眼镜。
大跌眼镜的原因之一是,怎么就轮上他潘石屹?北京这地面,鱼龙混杂,水深浪大,房地产市场更是各路豪杰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央系的企业有中房集团、远洋地产,首都系有首创集团、天鸿集团,海归系的有中海地产和华润地产,民营系的有合生创展和富力集团。论市场规模和公司实力,小潘的SOHO中国恐怕都不是他们的个儿,甚至连任志强的华远都比不上,那么多的大鳄都躲到哪里凉快去了?
大跌眼镜的原因之二是,潘石屹并不是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大家恐怕都还记得首创刘晓光被约请协助调查的情景,还记得潘石屹在博客上为自己和任志强没有被抓进去而作的澄清,尽管包括水皮在内的许多人都怀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成见,但是,潘石屹和任志强的对话还是给水皮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潘的意思就是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我把税都交了,就没什么可怕的。潘石屹的底气就是来自这500强,并不是虚张声势。
地产商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大家不说也罢。电影《疯狂的石头》来自于生活,还原于生活,其中地产商的形象的确可以作为一种典型,这一点,连触了一次电的小潘都无法回避,地产暴利通过任志强口无遮拦的宣传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和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相比,房地产业税收的侏儒现象却令人难以启齿。房地产在媒体公布的十大暴利行业中连续3年位居榜首,2004年的中国大陆百富榜,房地产老板更是占了45%,而与此同时却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上过500强。
从道理上讲,房地产的纳税有特殊性,尤其是对全国性的开发商而言,由于项目不同会有在不同地区完税的可能,因此会出现公司实际纳税和合并报表不相吻合的情况,但是实际上,这并不能成为充分理由,比如和SOHO中国同时上榜的万科就是一个全国性的开发商。
根据北京市地税局公布的数字,房地产是北京市的第一纳税大户,同时也是欠税最严重的大户。在2005年的80家欠税企业中,房地产占一半,在2006年已经公布过的两期名单中,房地产企业达到了14家,欠税金额达到了全部企业欠税的80%以上,一般企业欠税的规模均在百万左右,千万级的也不鲜见。欠税是一方面,征管不力恐怕是另一方面,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赋税偏低恐怕是重要的第三方面。事实上,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都交纳的是17%的增值税,而房地产企业交纳的只是5%的营业税,建筑行业甚至只有3%。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将坏人改造成好人,一个坏的制度,可以将好人变成坏人。水皮相信全中国5.3万家房地产商中的绝大多数老板在踏入这个行业之前都是好人,但是在踏入这个行业之后却背上了奸商的骂名,现在的征税制度存在的广泛漏洞不能说一点责任都没有。
北京的开发商中,潘石屹和任志强是两个个性截然相反的人物。和小潘“识时务”的随机应变相比,任志强更敢想敢做敢说,给富人盖房,为暴利正名都是任志强的“杰作”,更令人钦佩的是任志强敢于抗上,动辄就来“万言书”,在行业中颇有舍我其谁的风范。和任志强这个老北京地头蛇相比,外来户潘石屹更像一个策划大师,不仅擅长于地方概念的包装和营销,更擅长于个人品牌的营销和包装,或者有意无意就将两者融为一体,达到潘氏品牌的最大化,为此,潘石屹不仅拍电影,写博客,而且把自己有点卡通的形象印成巨幅海报悬挂在自己的楼盘上,亲自出任形象大使,即节省广告费,又提高知名度,一举两得,也算特立独行的人物。
建外SOHO落成的时候,北京电视台曾经在那里做过一档节目,小潘和水皮均为嘉宾。水皮对于建外SOHO的建筑风格不以为然,同时认为建外大北窑只宜做住处,不宜做住家。小潘事后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说水皮说只有四合院适合人类居住之类等等,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据传水皮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建外SOHO给潘石屹放了一颗大大的卫星,再一次把潘石屹推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
潘石屹可以上纳税榜,还有多少该上还没有上的人又在哪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