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评:土地出让金上缴能抑制地方卖地冲动吗?

2006年06月30日 09:24

   目前,财政部等部委正加紧制定土地出让金的改革方案。图为上海郊区的一个活动场所。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目前,财政部等部委正加紧制定土地出让金的改革方案。据报道,土地出让金体制可能从几方面作出调整:一是把土地出让金收支纳入财政预算范畴,中央财政分享一部分,以扩大向其他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比如中西部省份;二是在地方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给后任政府预留一些发展建设资金,避免寅吃卯粮;三是增大征地拆迁补偿和农民社会保障。(《上海证券报》6月27日)

  低价获得,高价出手,每单生意的利润往往都数以亿计,买卖土地可以说是当今中国利润最高的生意。而这项生意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专利。土地出让金体制改革将规定“中央财政分享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也就意味着中央政府要参与利益支配。摆在桌面上的理由是:发挥土地出让金的长效使用性,抑制当届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同时保护农民利益、有效保护耕地。

  中央参与土地出让金的利益分配,能抑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并保护农民的利益吗?改革设计者的设想大概是:中央分享一部分并储存一部分后,随着买卖土地的利润率大大降低,地方政府买卖土地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就不会胡乱批地卖地并极力追求利润了。然而,这种逻辑似乎有些一厢情愿。

  在有些地方,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卖地。地方政府绝不会让这样的“支柱”轻易失去。那么,如何应对呢?买卖土地的利润率降低后,地方政府至少有三种选择:一、不再强烈追求利润,理性买卖土地,就像中央政府所希望的那样。二、继续压低土地获取的价格,“堤内损失堤外补”,提高买卖土地的毛利润。这实际上是把上缴中央财政所带来的“损失”转嫁到农民或被拆迁户的身上。三、扩大土地买卖数量,用规模效益弥补利润率降低的损失。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就与“保护农民利益”以及提高拆迁补偿的目标南辕北辙;而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则与“抑制地方政府批地冲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可是,凭什么排除这两种可能呢?

  城镇的土地属于国有,自不待言。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基本上是村委会说了算。而政府指挥村委会,轻而易举。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想批哪里的地就批哪里的地,想给什么价也没有多少还价的余地。既然以前能以很低的价格随意得到农村土地或进行拆迁,那么以后也可能以更低的价格取得更多的土地。连国土资源部都承认,近年地方政府批准使用或出让的土地有一半以上属于违法违规——法律都阻止不了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中央参与土地出让金分配,以及“部分储存”就能让地方政府乖乖就范吗?未必值得乐观。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盛大林)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