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2日电 7月以后,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日前,建设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业内专家分析,这一举措有望减少楼市的“惜售”和“捂盘”现象,同时限制“期房短期转让”和“内部认购”。因此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真实的供求关系得到反映。
据悉,政策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预售许可证10日内,开始销售商品房,同时严禁将购买的未竣工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
G深振业董秘方东红认为,从表面上看,市场供求会有所变化。可提供的商品房供应量必定会有所增加,但不排除有些开发商可能通过节奏性来控制销售进度。对大部分楼盘来说,透明的、正常的供应量有望保障市场的合理供求。
G栖霞有关人士表示,三部委的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某些业内投机炒作的“期房短期转让”和VIP客户的“内部认购”。但他认为,政策能否发挥预想的效果,还得看地方政府部门的执行情况,类似的规范房产市场秩序的政策曾经出台过,但后来随着调控的放松而不了了之。
华泰证券研究所的张驰飞认为,目前政策虽然规定取得预售许可证10日内开始销售商品房,开发商完全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推迟销售。比如将部分楼盘抵押给银行,套取贷款,而这部分抵押的楼盘就顺理成章不能进入销售。所以还需要一些其他配套措施来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
该政策还要求,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非法预售商品房,也不得以认购(认定、登记、选号等)、收取预订款等各种形式变相预售商品房。G中企有关人士反映,这将使得开发商在资金回笼的速度方面受到一定压力,从而提高了对开发商的资本金要求。他认为,这与九部委调控政策中,对房地产公司35%以上资本金的要求有相似的效果。
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房地产商都巧立名目,变相违规售房。最为典型的是在未取得《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采取VIP客户“先期登记”、早期客户介绍新客户进行优先“内部认购”等办法违规售房。如此一来,制造出了一种紧销热销的假象,既抬高了区域楼价,又误导消费者,也扰乱了商品房市场供求秩序。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丁文分析,该政策中要求各级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系统和房地产交易信息公示制度,对商品房销售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公示,这将使统计数据能更真实地反映房地产供求关系,使得开发商难以人为地制造供求紧张的局面。(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