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土地储备新规呼之欲出 地方政府或将再上紧箍咒

2006年07月05日 10:15

   6月2日,国土资源部网站称,为落实国务院转发的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将围绕5个方面对城市土地价格加强监测。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7月5日电 4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内部获悉,土地储备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正在拟定,土地收购储备的行政行为性质以及相应的权责利关系有望得到明确,而目前在各地方城市普遍存在的“土地融资”或将受到明确限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各地方正在针对土地储备改革进行调研和收集建议,预计在两个月后上报国土资源部,讨论后形成草案。

  “预计管理办法最终会给‘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定位’有一个明确说法。”浙江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欧阳安蛟教授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自1996年上海市成立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之后,土地储备机构作为调控土地市场的有力工具,在各地纷纷建立,目前全国已累计成立2000多家。但是,“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定位”却始终没有明晰,这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现实中,土地储备机构一个重要的职能是融资。很多土地储备机构通过以政府担保的方式,从银行贷款或得到授信额度的贷款。由于这种土地储备贷款的风险很低,因此得到了各银行的青睐。

  然而,由于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定位不明晰,导致土地储备机构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性质(即作为抵押物的土地使用权是什么性质的土地使用权)也随之无法明晰。一些专家甚至认为,中国当前最主要三大类房地产信贷(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土地储备抵押贷款风险最大。

  正是出于控制风险的原因,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六条”出台后,中国银监会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召开通报会议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特别指出,商业银行要停止与各地政府签订授信合作协议,对地方政府土地融资念起“紧箍咒”。

  然而,土地储备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巨额资金支持,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此种贷款被从严监管,土地储备机构也面临着融资问题。

  因此,完全叫停土地融资或许不现实。“而且从法律层面讲,国土资源部单一政策也没有如此权限,还需要国务院的统一协调。”欧阳安蛟说。(于祥明)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闲置土地"黑洞"助长房价 专家称建土地透明制度
·土地违法挑战法律权威 三大"治本之策"积极应对
·受限土地石油资源 中国纺织原料进口数量将上升
·时评:土地出让金上缴能抑制地方卖地冲动吗?
·开发商囤地居奇将彻底曝光 土地回收是关键问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