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六七月份到现在,‘房奴’咨询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我个人接触到的个案就有60多件,占到整个心理咨询人数的10%左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购买价格过高的房子而背上高额房贷,从而导致了心理问题或疾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心理科学及其应用专业”博士、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孙欲晓近日对记者说。——《竞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怪不得自从成为光荣的房奴之后,我老是感到困惑、迷茫、焦虑、压抑……原来是我们病了。《98%的房贷人有精神病症 心理诊所被“房奴”挤爆》这样的标题乍看起来惊世骇俗,细细咀嚼不仅怅然若失:谁解其中味,一把辛酸泪。不吃梨不知梨的味道,但是,即便不买房却能理解房奴的酸楚。
有位画家说:“我们经历的苦难比凡高多得多。”矫情吗?哗众取宠吗?不!有人描写我们的父辈一代:“这一代人年幼时,在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中品尝过饥饿的滋味,读书时期,遭遇文化大革命,大部分人只接受了中学教育;文革结束后,他们走上了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今天,他们中的部分人又下岗了……”这里说的是市民,农民呢?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珠摔八瓣,通过修理地球、侍弄庄稼来撑起一个家,日子之寡淡、生活之困窘比市民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这一代,没有跃出农门的,接过父辈的农具,开始了又一轮耕作的命运,或者怯怯地来到城市,充当廉价的产业工人。像我们这样的,拼命苦读,走入校门,而后在城市里谋得了一份职业。但是,我们必须像陀螺式地疲于奔命,根本无法沉潜下去;我们不敢起码的休息,因为“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我们学会了忍辱负重,因为“总裁总是在裁人、老板老是板着脸、经理经常不理人”,惟有多干少说、夹着尾巴做人才能保住饭碗;药价畸高,我们不敢看病,“小病拖、大病扛”;不敢乱花钱,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别说身体有病,心理也有病;别说没病,憋也憋出了病。
买了房却不敢窃喜,因为你是按揭,说白了,是向银行贷款一次性付租金。拖欠一个月的房贷,就有房子被收回去的惊慌,真是惶惶不可终日。这且不说,身为房奴本已战战兢兢,房产大佬却幸灾乐祸地拿话刺激你:沦为房奴那是活该!你说你能不急火攻心吗?房价像坐上火箭式地蹿高,买一套房子已是东拼西凑、全家举债,但是经济学家却轻描淡写地说: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应该拥有两套房。听了这话,你说你能不抓狂吗?当购房者举棋不定时,有学者放出话来:“保守地说,今后10年,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不管这是蛊惑还是威吓抑或是其它,听了这话你说你会不会牙齿发痒、身体发软?触景生情、顾影自怜,再加上急火攻心、抓狂发疯……你说你没病,那也非得给折腾出病来不可。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9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6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购房热情继续减弱,同时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比较悲观。据9月14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反应强烈,物价上涨给中低收入家庭带来的压力尤其明显,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比较悲观。悲观,悲观,还是悲观!但这是意料之事。物价涨了,压力大了,对未来茫然了,说不悲观,谁会相信?“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自古以来,由悲入病。试问,面对涨势汹汹的物价,“啥都涨工资却不涨”,虑及本月的房贷又该还了,你说怎能不无限悲戚、疾病入身?
其实,难道我们果真病了吗?不!当年,伟大的尼采说:“我们整个欧洲文化长久以来就已经因为一种按年代增长的紧张状态的折磨而动荡,犹如大难临头,狂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就像急于奔向尽头的洪流,它不再沉思,它害怕沉思。”这是欧洲那个时代的剪影,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