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些职业网站推出了所谓“薪水预测”的服务,只要输入学校、专业、想从事的行业等个人信息,就可以“综合评定”出预计的月薪,而一些大学生竟拿着测出来的“身价”作为求职标准。不料,某“测身价”网站吐露真相:“在测评时可以收集一些市场调查的数据,做这样一个网页,不用上街拉人,就可以吸引求职者自动来填表。”
同济大学大四学生小王尽管还没找到工作,但似乎对自己的薪水已心中有数,“低于4000元我就不考虑”。小王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之前在一个求职网上做了一个关于未来薪水的测评。“项目挺多的,包括你的学校、专业、外语能力、工作年限、想要去工作的城市等等,我都认真填了,结果出来了———4598元。”小王对此很满意,知道了自己“值多少钱”,并准备在求职中以此为标杆,因为他觉得“挺准的”。
经了解发现,热衷于上网站测“身价”的不少学生表示,求职中很看重薪资,但由于之前没有一个参考,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定位也最为迷茫,一位华东理工的毕业生说:“现在能提前知道月薪,心中有数,以后求职就不会遭遇掉价了。”
昨天,登陆了几个薪水预测网,并在某个网站体验了一回,这个网站挂在一个求职网站上,一些所谓测身价的广告语也十分诱人。按照该预测网站要求,分几次输入了学历、专业、从事行业、工作城市、外语能力等内容,所得到的结果颇为有趣。当其他条件都相同,而学历一栏有所改变时,本科生的月薪比硕士生低1200元;当专业有所改变时,语言文学类专业比电子信息类的少了982元;此外,多掌握一门外语,月薪可以多600多元,事业单位比私营单位的月薪则多400元。每次预测出来的薪水都精确到个位数———掌握一门外语的语言类硕士生,在上海的国有企业预测薪水为3899元。
昨天下午,某求职网坚持表示十分可信,但当连连问及信度、效度等测评专业方面的问题时,对方则开始搪塞,并有些招架不住,最后道出了其中的真相。“其实在测评时可以收集一些市场调查的数据,用作我们的资料。因为来做测试的人,总会留下一些详细而且比较真实的个人资料,做这样一个网页,不用上街拉人,就可以吸引求职者自动来填表。”对方颇为得意地说,至今已有几万人在该网站做过测试,“至于你们得到的测试结果,也就是取前面测试者的平均值,你们参考一下就算了,不要绝对相信”。
中华英才网助理市场总监邹羽介绍,在科学的职业测评中,学历、学校或专业并不是最关键的指标,工资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能力,以及一些人格气质方面的因素。“就全国来讲,专业的职业测评机构才几家,而且这种测试因为要由专业的测评人士来做,因此通常都不会是免费的。”邹羽提醒毕业生,这类网站可能是消遣类或者另有目的,不可过于相信。“如果拿着这么一个不科学的‘身价’标准去找工作,肯定会吃亏”。(来源:新闻晨报;作者:林颖颖 陶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