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校园里,最活跃的恐怕就是2006级新生了,加入社团、选修课程、结识老乡、熟悉环境,忙得不亦乐乎。而同为2006级“新生”的周剑却出离于这一切,既平静又不平静,因为这已是他第四次考入大学。
和一般人比较起来,周剑的大学之路格外曲折:2001年考入武汉大学材料专业,次年被退学;2002年再次考入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主动退学;2003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高分考进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2005年11月,再次被退学;2006年第四次参加高考,重新考回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3次退学,其表面原因都是沉迷电脑游戏、未修满学分。而周剑坚持自己不是网瘾青年,真正的原因是进了大学“找不到方向”。
身处熙熙攘攘的校园 他觉得自己孤零零的
周剑,湖北黄冈罗田县人,独子,从小成绩优异,中学时曾担任学生干部,人缘很好,兴趣广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最大的愿望就是周剑好好学习。除此之外,他们对周剑没有任何要求,什么都依着他。
2001年,周剑顺利考入武汉大学,就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报考武汉大学显得有点偶然,因为很多同学都报,所以他就报了;至于专业,报考时根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只是“名字挺好听”。
进入重点大学,周剑的生活原本应该很精彩。但他很失望,住的地方很破,教室也很破,教学设施也不齐全,而在他的想像中,大学应该什么都是崭新的。
最严重的是,突如其来的“没人管”让周剑很不适应,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个学校。刚开始还是几个同学相邀一起去上自习,慢慢的大家都单独行动了,他也没有班级的感觉。大一上学期末班上组织去森林公园玩儿,而周剑感觉怪怪的,像是一群不太熟的人在一起吃烧烤、划船,并没有增进什么了解。
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学生社团,交了10元钱,在组织一次活动后社团就毫无音讯。偌大的校园,他感觉一个人孤零零的。
感觉无事可做的周剑就去玩游戏,上网看电影和肥皂电视剧。
2002年4月,因为旷课、旷考太多,周剑被退学。他回到家乡,立即参加当年的高考。这次他又报考了武汉大学,不过选择了化学专业,原因是因为自己在校园乱逛的时候,老从化学学院的门口经过,看到上面挂了很多牌子,觉得这个学院一定“很牛”,而自己中学化学也学得不错。
但他还是旷课,不喜欢的课根本不去上。辅导员找他谈了几次话,他便觉得辅导员对自己有偏见,起了逆反心理,课旷得更厉害了。
院里把他叫到办公室,将正在拟定的退学文件给他看,上面写着“屡教不改”。在退学文件正式公布前,周剑自己办理了退学手续,再次回到家乡,参加当年的高考。
对于这次退学,周剑觉得非常遗憾,因为他挺喜欢化学,做实验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去玩游戏,因为“实验就是游戏”。
不开心,就去玩电脑游戏
第二次退学,父母很难过,周剑也很难过。他继续参加高考。
这年,他考出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报考的是北大,但分数不够,最后被录进华中科技大学。
命运这次好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周剑被调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周剑啼笑皆非,但已经耽误了两年,没办法,只能试一试。
虽然周剑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这次他下定决心好好读。第一个学期他几乎没有碰过电脑,好几门课程考了八九十分。
但一系列“不开心的事”打乱了他的计划。第二个学期开学不久,他新买了一辆自行车,还没骑几个小时就丢了,之后又连续丢了3辆。“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周围的坏人怎么那么多”。周剑逃进网络游戏寻求安慰,一个学期的努力前功尽弃,他又回到了过去旷课、旷考的轨道。
那段时间,周剑每天有5个小时以上都在玩电脑游戏。2005年,大三一开学,周剑再次接到退学通知,尽管他与要求仅差半个学分。
2005年11月,周剑第四次走进高三课堂,直至今年以614分的高分,再次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现在,周剑最希望能申请转入2004级,尽快毕业,尽快工作。他家里条件并不好,他在大学的四进三退,不仅在经济上损失了五六万元,还让父母被很多人说成教子无方,他自己也从原来的学习榜样变成了反面典型。而他当年的同学已经毕业工作了。
面对过去,周剑的反思显得相当理性: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对外在环境要求太苛刻了。
他坦承自己肯定是有问题,自制力比较差,但学校教育的方式也有问题,就只知道说教——“如果第一年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人指引方向,也许我就不用走这么多弯路了。这个人可以是学长,也可以是老师,告诉我们如何安排学习、生活和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比我们在大学无头乱撞好多了”。
他认为,大学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改正的机会,同时加以教育;而教育的方式特别重要,要用对话的方式,而不是说教的方式。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价值,找到信心,让他明白因为他的存在,这个学校会有所不同。
大学第一年很重要,新生要多向前辈请教。他很遗憾,那些年他把自己封闭了。
“这是最后一次,不会再有机会了”,23岁的周剑半开玩笑地说,“我都老了”。
心理专家:“退缩型”学生更应关注
湖北省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江光荣将类似于周剑的学生称之为“退缩型”群体。
他们面对完全陌生的大学环境,无法融入进去,觉得大学特别没有意思,所以只好退到电脑中去,退到游戏中去,其实他们也很痛苦,并不享受,最终导致不能正常毕业。他们生活在人堆里,但却是一个孤独的人。
周剑的经历有普遍意义,很有价值。很多新生进入大学,是带着性格问题来的,不容易被发现。有的学生,好斗,不服管,比较易被发现;而另一种沉默寡言,不闹事,但不意味着这类学生没有问题。相比进攻型的学生,这种退缩型的学生更具有隐蔽性。
周剑不是个例,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以那么大的学生基数去乘以这个比例,数量不会少,应该引起重视。其实他们很痛苦,尤其是高智商的学生,更容易觉得没有意思。他曾经在心理咨询中接触到一个学生,问什么问题,答案都是“随便”,父母、老师替他安排了20年,抱着、提着、拉着,每分钟都安排好了。一进入大学,面对突然出现这么大的空当,他们难免迷茫,不知道如何安排。
他建议新生要在生活、人际、学习三方面努力适应大学。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适应,原来认识的人都不在身边了。内心敏感、害羞的“退缩型”群体,喜欢一个人在心里想,在脑子里幻想与人交往,时间越久退缩得就越厉害。每一年都有1%~2%的学生因为这个问题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被退学。
学生自身要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主动求助,主动克服,光退是不行的。
另外,他建议大学为这部分学生特别设立一些环节。学校尤其是辅导员要小心谨慎、耐心细致地了解这部分学生。碰到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学生的命运就可能改变。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甘丽华、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