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同的欲望?就像面对这半瓶水,你既可以觉得它“只有半瓶”,也可以觉得它“还有半瓶”,看法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讲述深刻的作品,不在于使用什么语言,关键在于有没有思想,在于传播者是否对中华文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
-华人走向世界,首先就会面临“和”的问题。心中有“和”,就可求同存异、和谐相处,进而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
昨晚,著名学者易中天来到成都,给参加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数百位媒体老总们作“中华文化讲座”。他用浅显、幽默的语言阐述高深的理论,赢得了阵阵掌声。美国《美南新闻》副总编黄丽珊女士感慨地说:“听了这场讲座,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要放弃杂念和私欲,用最简单的方法,追求‘和谐’的办报境界。”
白话讲出博大精深
昨晚,易中天身着深色短袖衬衫和浅色休闲裤出现在演讲台上,首先就以其特有的风度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与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表现一样,他语气平和、口若悬河,用最浅显的语言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讲得透彻而生动。
“在孔子的哲学体系里,‘爱’是核心,而‘亲亲’是逻辑起点。”在讲到儒家思想时,易中天从“亲亲”这两个字讲开来,他说,“亲亲”就是爱自己的亲人,这就是爱的起点,就像数学中的公理一样,这是不可怀疑的。如果连“亲亲”都做不到,那就不叫人了。
“什么是‘孝’?孔子归纳为6个字:出必告,返必面。”易中天解释说,孔子认为,在出门、回家的时候告诉父母,免得父母担忧,这就是孝。这一点人人可以做到,但可惜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到了……
矿泉水瓶做演讲道具
在演讲过程中,易中天巧妙地利用演讲台上的两瓶矿泉水做道具。
讲到韩非子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把手中的两瓶矿泉水变成“矛”和“盾”,并反复做着刺杀与抵挡的动作。为了说明“痛苦是由不同的欲望造成的”这个道理,他又拿起喝了一半的那瓶水说,什么是不同的欲望?就像面对这半瓶水,你既可以觉得它“只有半瓶”,也可以觉得它“还有半瓶”,看法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这样轻松愉快的演讲,台下数百名听众听得聚精会神,全场鸦雀无声。
“和”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最后,易中天把话题转到本次论坛的主题“和谐与发展”。他说,在中华文化中,儒家、道家、释家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儒家讲“中和”,追求的是把握好“分寸”;道家讲“太和”,追求的是很大很大,甚至大到“没有”境界的“道”;释家讲“圆和”,追求的是效果的圆满。不管有什么区别,这个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宝贵财富,值得深思和好好运用。
易中天说,华人走向世界,首先就会面临“和”的问题。心中有“和”,就可求同存异、和谐相处,进而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
“您认为用白话讲解中华文化,会不会影响其传播?”一位嘉宾发问。易中天微笑答道,白话古已有之,孔子、孟子用的也是当时的白话,比如“噫”这个语气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相当于“哎呀”;司马迁写陈胜儿时的朋友看到陈胜称王之后宫殿豪华,也用了一些语气词,翻译成现在的时尚语言,相当于“哇噻”。可见,讲述深刻的作品,不在于使用什么语言,关键在于有没有思想,在于传播者是否对中华文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如此直率的回答,再次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很多听众冲上演讲台,排队拉着易中天留影,一些嘉宾还希望得到他的签名。看得出,大家意犹未尽。
本报记者 向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