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5日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在众多企业眼中,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就像一剂让人难以招架的猛药,如何将危局因势利导变为商机甚至契机,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中国中西部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和矿产出口大省,云南在面对国家控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商品的出口政策时显得很无奈——一系列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将直接危及云南有色金属、磷化工企业,残酷的现实就摆在面前:云南很可能丧失刚刚建立的外向型经济的支点。
云南省商务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剖析,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导致相关商品的成本大幅上扬,如出口黄磷每吨将增加成本3000元,有色金属平均每吨增加成本2500元。企业没了盈利空间,一些国外客户转向其他国家市场采购,云南企业开始丧失经过多年打拼才赢得的国际市场,有的甚至面临被客户索赔的纠纷。
云南省内最大的黄磷企业昆明南磷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很直接:去年10月以来,下属3家工厂相继停产,共减少产量4万余吨。其中今年第一季度减产2万吨,工业增加值减少3亿元,销售收入减少2亿元,各项减幅达到30%。
云南冶金集团、云南铜业公司、云天化集团等多家企业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充分考虑西部的特殊性,允许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企业有一段过渡期,让云南省资源性产品有足够余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方向转型。
云南省商务厅的建议是,希望国家设立各产业的环保、能耗、技术、规模等门槛,从源头上实现优胜劣汰,把规模小、技术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拒之门外;对科技含量高、环保技术好的企业给予支持,让它们做大做强。
企业也在积极应战。目前云冶集团已经着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他们把目光投向一些更具科技含量的合金产品,同时积极开发出口替代品,比如并不在“下调”之列的碳素、钛产品等等,让这些“后起之秀”逐步成为出口的主力军;云铜公司也有类似步骤,尽量弥补损失,稳定海外市场;以磷肥为主要出口产品的云天化集团则埋头致力于如何节能降耗,尽一切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成本降下来。(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