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2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的文章指出,中国目前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总量关系并不足以反映事实。
文章列举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九五”到“十五”,GDP年均增长率由8.6%提高到9.5%,而就业年均增加人数由804万人下降到748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由“九五”时期的平均0.14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2,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文章指出,上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总量关系并不足以反映真实情况。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高度正相关,经济增长在摧毁原有的大量无效和低效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了上亿的高效率就业岗位的增加。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近22个百分点,总量达到1.6亿人以上,即经济增长为1.6亿的农业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由于中国农业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估计总量超过3亿人),增加的非农就业实际上是新增就业。但是,按现行的统计方法,农村的隐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员都被统计为就业,结果在统计上就将新增就业给抵消掉了。如果将这部分就业增长统计在内,中国的就业弹性系数将翻倍。
文章指出,拉动总体就业增长的源动力是第二产业经济增长。与总体就业增长率相比,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并不低,但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总体经济增长率。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总体就业拉动效应的因素之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集体企业的大规模裁员,在这一过程中,国有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减少了7000多万。原体制内就业岗位的摧毁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但影响了就业弹性系数的提高。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在今后3年中,由于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改制等原因,还将减少就业660万。在完成体制转型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样的产出只要较少的劳动力就能完成。另外,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减少对劳动的需求。
经济结构升级是影响就业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但是投资的构成主要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以及投资回报率高而劳动需求小的行业,如能源、房地产、汽车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就业的需求小于对资本等其他要素的需求,这也减缓了就业的增加。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是出口行业,这些行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小,并且在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后,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使得就业增速比改革开放前期有所减缓。
此外,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因素也影响就业的增加。随着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发挥,中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增强,一方面出现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同时也出现了结构性的需求不足。
文章最后表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仍处于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时期,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难以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实现就业增加,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增长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