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8日电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日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说,不排除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对此,有专家指出,客观来看,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说,硬着陆有两种情况:一是经济热到过头,因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的变化,不管本国采取多么好的软着陆的措施,都会被迫硬着陆;二是在经济比较热的情况下,由于本国调控不力导致硬着陆。
本·伯南克的分析,可能是指第一种硬着陆,他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而美国经济正在软着陆,这会造成中国出口量的下滑,导致经济增速放缓,而这不是中国政府自己的调控所能左右的。
袁钢明指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虽然近些年中国出口增速很快,但它并不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内的投资;第二,其实,我们现在很希望中国出口增速能够放慢一些,因为中国投资的过热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贸易顺差带来的。出口增速下滑,将有助减少外资流入,抑制投资热潮,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降温;第三,美国经济的这次调整也是软着陆,不会导致中国出口量的急剧下降。”
袁钢明认为,随着经验的积累,中国对经济过热的判断和经济调控标准也逐渐清晰,对消费价格、进出口比例等也基本上都有了调控时的指导参数。现在,大家已形成共识,在经济过热时,要尽可能以平缓的方式进行微调,不采取过头的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这一指导思想非常清楚,因此,中国也不大容易发生人为调控不当导致的经济硬着陆。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与发生过经济硬着陆的部分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情况有明显不同。同样是投资过热,中国投资有一定的消费基础,如房地产、汽车等;而当年东南亚国家要弱得多,如泰国的投资基本上是房地产、酒店。此外,中国虽然在贸易和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是开放的,但在资本的流动上是管住的,国际资本的投机很难进入,也不会形成突然间大量资本外流的情况。
李稻葵表示,外部环境的恶化,如美国或日本经济的大幅度下滑,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力的下滑,但不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硬着陆。综合目前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等各方面因素,中国经济可以保持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