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2002年08月25日星期日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广告服务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光明日报文章:论“三个代表”的理论贡献

2002年07月11日 09:36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敏锐地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我们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国际重大问题,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着眼于新世纪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概括,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其永葆生命力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而且塑造了这一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声明“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是活的行动理论,即同工人阶级在其每个可能的发展阶段一道工作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推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其科学性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就明确宣布:我们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唯有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生动的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具有科学性,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强调要善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拘泥于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论断和词句,提倡根据实际生活提供的材料,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坚持根据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新论断、新观点,从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根据当今国际国内新的实践要求而进行的最重大的理论创新。

  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敏锐地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每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都要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反映该时代本质要求的理论思考和理论体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回答和解决自己时代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人类历史向何处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等重大时代问题;在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后,列宁主义科学地回答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向何处去的问题。其后在中国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并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揭示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的系统理论,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其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要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为现实依托;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必须在同各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国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总结我们党80年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时,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最基本的经验提出来。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中,这一“结合”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前后承续,但又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作为这一“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始终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旗帜,同时它们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新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这一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进程。

  列宁曾指出,俄国的共产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综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会看到: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总有某些或某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被提到首位加以强调、研究和实际运用。这种情况是与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密切相关的。它们由此获得突破和创新,便成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向前推进的引擎,从而带动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刻,抓住并着力解决党的建设这个事关战略全局的关键性课题,因而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这一重大理论发展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相贯通。所以,这一重要思想从整体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不仅每个方面都具有新的深刻内涵,而且三个方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揭示了我们治党和治国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认识的新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又一光辉典范。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的层次上、从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逻辑层次上,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和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取向。其一,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工人阶级政党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它能通过自身的自觉活动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进而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而工人阶级政党,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持续地引导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而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代表,使共产党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层次上获得领导社会前进的合理性,同时也使共产党的先进性得到根本的体现。其二,揭示了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保持生产关系的先进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上,因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必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己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要体现在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运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上,因而党还要以保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先进性质为己任。这两者都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不可或缺的方面。其三,揭示了判断党的先进性之生产力标准与阶级性本质之间的高度一致。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标准。当它被用于分析工人阶级政党及其政治实践时,并没有排斥和代替党的阶级性本质。在这里,正是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使二者高度一致起来。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主体,并随之一道前进的工人阶级,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先进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其政治上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的神圣性就在于,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彻底解放自己。它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趋势直接统一。共产党是通过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命题,更加突出了工人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政治品质。

  第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起了党在思想上精神上保持先进性的旗帜。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是意义深远的理论升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得益彰,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工人阶级政党必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同时代表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观念指的就是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经济制度和为之辩护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性质与之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和新的社会意识。

  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在始终代表和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任务,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后,提倡并致力于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及其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一再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结合新的实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都作了深刻的思考和全面、正确的指导。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从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对中国现阶段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作出了富有民族精神和鲜明时代风格的阐释。这样,就把文化建设从党所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提高到关系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层次上来。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标志着我们党对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社会全面进步学说的新贡献。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结合社会变化的新实际,对党的根本宗旨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作出的深层的本质揭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现实状况、真实意愿和发展要求,根据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统一,来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目前,随着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和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能否充分认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执政党地位的稳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实质,赋予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关于党要坚持“三个一致性”的精辟概括: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三个一致性”,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创造性阐发。“

  三个代表”充分体现了党增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统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完全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社会基础,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党将会一事无成,“先进性”就会成为空谈;后者是前者的现实保证,因为工人阶级的彻底革命性和事业的无私性,历史才赋予它领导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使命。而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最了解“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一般进程、性质和条件,所以只有它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步步胜利,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将进一步成为一支最宏大、最有组织的社会进步力量,它们有能力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大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所包含的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一致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阶级和群众之间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它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善于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历史经验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和总结,并用深刻凝炼且易于家喻户晓的语言作出综合和概括,使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易于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所掌握,从而极大地推动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例如,当年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发挥了指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巨大威力。邓小平同志概括和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三个有利于”标准,言简意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并且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新概括,高瞻远瞩,精辟深刻,内涵丰富,同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个代表”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构成了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发扬“三个代表”的创新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论有了新视野,发展才有新思路。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在我们的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认识真理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改造世界也是不断前进的过程。”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发扬其根据实践发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开拓进取。

  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历史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从国内来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难于绕过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凸现出来。如何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如何巩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建设和弘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重大问题都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从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和问题看,需要进一步清醒认识和正确应对的重大问题也不少。经济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以新的科技革命为先导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不仅原来研究的问题有了新的意义,而且诸多直接关系我国利益、安全、发展的重大问题,也迫切需要我们正视和回答。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向前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的斗争,更为复杂和多变。我们面临努力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的艰巨任务。在文化上,东西方思想文化之间碰撞、融合和激荡,少数西方大国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大搞文化霸权,以配合其谋求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的努力。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创造性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国际重大问题,是当前实践“三个代表”的当务之急,也是完成党在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提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研究新的情况和新的实践,解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把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科学理论的产生和掌握需要勇于创新的态度和思维,科学理论的贯彻与落实也是如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加以认识和运用。它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一要科学态度,二要自觉行动。我们应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真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自觉地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执笔:李崇富、姜辉)


 
编辑:叶晓刚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体育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