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广告服务 |
|
中国新闻出版业负重谋联合 加快市场化进程 2002年04月18日 08:54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七日电题:中国新闻出版业负重谋联合 中新社记者闫文陆 可以说,以日前中国出版集团的组建为标志,中国新闻出版业开始加快市场化进程,真正直面在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来自国际传媒巨头的挑战。 新成立的中国出版集团由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十三家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组成,总资产达五十多亿元人民币,二OO一年实现销售收入二十五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图书市场总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七。 这些成员单位都是各专业领域内的翘楚,整合后,业务涵盖了出版业的各主要门类。主管部门对其成立寄予了极大期望:通过联合、重组实现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从数量扩张为主向效益提高为主转变,提升企业竞争力。 然而,在这种行政指令多与市场化要求的联合能否按设计者所希冀的那样,通过资源共享,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新闻出版业的整体效益?此间舆论对此,颇有些担心。因为各家出版社如何以一个整体参与国际竞争,现今还没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 面对中国新闻出版业的现状与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双重压力,估计主管部门不会感到轻松。但发展中的问题还是要发展中解决。目前,新闻集团和贝塔斯曼集团的业务都已进入。中国出版业只有尽早行动,才能争得主动。全国现有五百六十多家出版社,出版图书十五万种。中国地图出版社以销售收入六点八亿元人民币,排名中国第一,而排名世界第三的贝塔斯曼集团销售收入为一百五十多亿美元,差距悬殊。虽说中国政府对加入世贸组织就出版物市场的承诺,已尽可能体现出一些保护措施,如只是承诺逐步放开出版物的分销服务。 尽管如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在最新出版的《求是》杂志载文指出,由于出版物市场对编辑环节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出版业在出版物市场的竞争中能否继续居于主导和主体的地位,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能否经得住考验,关系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他在这篇针对入世后,新闻出版业的如何应对的文章中,廓清了困扰出版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明晰的发展思路: ___中国新闻出版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大都属于结构性问题。因此要大力推进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建设,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形成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提高骨干集团多种媒体的综合经营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对出版资源的有效开发。 ___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利用兼并、联合等手段,推动新闻出版业的分化与重组,把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等城市建设成为影响和辐射区域的出版基地和出版物批销中心。没有组建集团的新闻出版单位也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进行纵向与横向联合。 ___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随着出版物分销服务的逐步开放,国外资本进入后,将着力构建并经营全国性的分销网络。如果国内的出版发行单位仍然热衷于地区封锁,在竞争中必然处于下风。推动大集团的跨地区经营,可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___扩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大型集团应借助资本扩张,带动业务扩张、规模扩张和效益扩张。 要实现上述目标,石宗源提出,各集团应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在国有资本绝对控制的前提下,将过去的一个投资者改变为多个投资者。可以看出,这也是打破地区封锁的体制性措施和制度性保证。 在这方面,像湖南出版集团等一些地方或行业的出版机构已先行一步,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证券市场上流传着该集团欲借壳上市的消息,无论成功与否,这个总资产达四十亿元人民币的机构无疑迈出了更积极的一步。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
|||||
|
新闻大观| | 中新财经| | 中新体育 | 中新影视| | 中新图片| | 台湾频道| | 华人世界|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