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首页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浙江现象:浙江义乌撑起中国小商品经济

2002年01月07日 08:31

  中新社杭州一月六日电题:义乌撑起中国小商品经济

  中新社记者阮加文

  浙江义乌的中国气派是从“小”做起的。

  义乌既没有交通枢纽地位又缺乏制造业基础,能够形成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确实让人迷惑不解。然而,在目睹义乌的仿效者建起的许多气势恢宏的商品交易市场日渐变得门可罗雀之后,人们对义乌的看法可能由迷惑演变成好奇。

  “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人二十年前就领悟到其中的商机。

  义乌人当时还过着比较穷困的日子,在几条破烂不堪的小街上租摊位,靠出售一些小商品聊以度日。并从中学到中国式的生意经——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适用小商品,从小处着眼是无本生意人进行原始积累的唯一出路。

  从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六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年成交额由三百九十二万元人民币增加到一百八十五亿元,市场经营面积由四千多平方米增加到三十九万平方米。

  把如此巨大的成交额局限于一九九六年前,原因是一九九六年几乎所有商品交易市场的一个“槛”——交通、通讯的发达和商品交易市场本身的易于模仿性,使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易市场多如牛毛,加上开始出现的内需不足等严峻的经济状况,使之成为各大市场的盛衰转折点。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一位主要决策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九九六年以来,中国专业市场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先后经历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内需不足以及东南沿海等市场先发地区产业升级引发的新一轮市场重组等一系列冲击;此外,在广东、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产业调整的需要,大量商业资本从传统市场撤出转向高新产业或其他行业,市场因产业基础削弱而萎缩,被迫寻求新的出路。

  已从市场中获得足够经验的义乌人很快意识到这一逆境潜藏着巨大的机遇——那就是市场的重新整合。

  发展外贸业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整合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该商品城二000年的出口额达五十亿元,占整个市场成交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商品直接辐射美、日、韩、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一百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与此同时,建立起齐全的市场外贸服务和运作体系。一方面开办中国小商品城进出口商品展销中心,并通过合作方式在南非、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地开设了海外分市场,建立发达的外贸网络;另一方面,为提升外向度,市场主办单位商城集团针对小商品生产非标化、知名品牌少的特点,投入巨额资金启动品牌经营战略。

  注重传统市场的创新升级是中国小商品城进行市场整合的另一个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的集聚能力,除大力发展会展业,投资组建商务网络信息交易平台,并在市场管理中导入ISO9000国际认证标准;同时,放手联动发展生产加工业,加强联托运市场的改革,优化物流配送,全面实现了跨区域的产业联动。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几年来整合市场的努力显然取得了成功。今天让人看到的不只是每年接近二百亿元的成交额,更重要的是——在传统集贸市场的斑驳阴影离这座年轻城市渐渐远去的同时,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正向义乌大步走来。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新闻大观>>滚动新闻>新闻报道


新闻大观| 中新财经| 中新影视| 中新图片| 台湾频道| 华人世界| 中新专稿| 图文专稿| 中新出版| 中新专著| 供稿服务| 联系我们

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