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
专家解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景及十大障碍 2001年08月24日 12:05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消息: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扬近日表示,中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改革进程不会特别快。明确地说,今后5年很可能规定一个存款上限、贷款下限的管制。李扬称下一步利率市场化主攻方向就是银行存贷款利率,而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要遭遇到大致十方面的障碍。 这十大方面包括:第一,国有企业,在资金的成本和可得性上相比,它首先考虑的是可得性,而不是成本的大小。第二,不能简单地认为黑市就一定是市场化的,这里面有一些政策风险的补偿,对制度因素的贴水也使得市场部门的行为是扭曲的。第三,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利率市场化即使推行下去,也不一定有好结果。第四,中国的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包括金融市场。第五,目前央行比较多地依靠再贷款,而不是靠宏观上操作来调节头寸,再贷款如果是用来解决一些政治问题,如解决挤兑、不良资产等问题,那么它的贷款利率肯定不能市场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第六,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应当主要依靠操作平台不充分的政府债券。第七,利率结构最重要的是一个平衡基础的、无风险的基准利率,目前的基准利率被确认为银行1年期存款,而1年期存款利率肯定是有风险的。无风险的利率理论界基本不知道,实物界也不太了解。所以中国需要建设无风险利率,缺少它,对推行利率市场化还是有问题的。第八,利率水平的频繁变动会产生利率投机,进而危及宏观金融稳定。第九,如果利率市场化之后,一个基本倾向是存款利率可能上升,贷款利率可能下降,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收窄,从而削弱传统银行业的利润基础。第十,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以用金融工具规避,而系统性风险必须通过设立防范程序来应对。 据李扬介绍,到目前为止,国债、金融债券在内的非存贷款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也已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同时,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已经达到了基本上对银行的利率选择不构成约束的程度。现在还没有被市场化浪潮冲击的,主要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率。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
|||
|
新闻大观| | 中新图片| | 中新财经|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华人世界| | 台湾频道| | 供稿服务| | 联系我们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