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news.com.cn |
|
外来人士说浦东:西部人要向浦东借“软件” 2000年4月20日 16:53 中新社上海四月二十日电 外来人士说浦东之八:西部人要向浦东借“软件” 中新社记者 王健 宁夏回族自治区驻上海办事处主任董作锦这一段时间里特别忙。他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由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 柏和自治区主席马启智亲自率领的代表团日前来沪考察,与上海市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就两地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之下加强合 作,联动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一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最近上海不少企业也找到办事处,咨询同宁夏方面合作 的可能性。 董作锦原是江苏人,但高中毕业后在宁夏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完全能够以一个“西部人”的视点来观照上 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及其对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他说,我对上海,对浦东并不陌生,念中学的时候就来过上海。浦东开 发开放的十年来,更是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上海。记得一九七九年因公务来上海时,就对上海人做事的精细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过那时候上海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令人感到做事比较拘谨,不是很放得开。但上海的基础很好,适应变化的能力很强。所 以浦东开发开放后,让人感到就象是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两年前我被派到宁夏驻上海办事处工作时,看到了一个不亚于发 达国家大都市面貌的浦东,顿时就感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很为浦东的创业精神所鼓舞。 董作锦回顾说,上海和宁夏这两个地方,虽然相距较远,但因其具有互补性,长期以来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六十年代,大量上海的技术人员前往宁夏,支援当地的经济建设。例如现今在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 上市公司吴忠仪表,就是当时从上海浦东的一家仪表厂迁去的。当时职工不足百人,设备不过六台,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和水平,这是上海人的骄傲,也是宁夏人的骄傲。再如上海的铁道医学院,在迁往宁夏发展的一段时期内,曾为两地培养了大 量高水平的业务骨干。 如今,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董作锦说,这对西部人是一个很大的 震动,大家群情激奋,跃跃欲试。可以说是一种热情爆发的情形。同时,这对上海也是新的一轮机遇。所以上海人反应也很热 烈。年初,上海市政府协作办负责人就邀请西部开发十二省区驻沪办事处主任座谈,介绍了上海方面为迎接西部大开发而准备 的措施,以及很为我们所赞同的十六个字:“发挥优势,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我觉得,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部 联动,这的确是一个“双赢”的战略。所以宁夏和上海的许多市、区之间,已在最近加强或新建立了注重实效的密切的合作关 系。 习惯在行政工作之余进行理论性思考和研究的董作锦认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对于如今热情投入大开发的西 部地区,会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因此,这次宁夏代表团到上海来,都去看了浦东。然而,这绝不是说西部人就可以照搬浦东的 做法。历史背景和区位、观念、基础条件等都不一样。西部不可能象东部沿海城市那样,着重于造高楼,办大企业;那样搞只 能使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开发对于浦东的借鉴,不能主要去着眼浦东的硬件,而是要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已经被证明了的成功 做法中借“软件”,学创意。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宁夏现在这方面已经撤除许多传统的做法,要进 一步创造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要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并发挥人才的自我价值。因为西部目前最为迫切的,是提 升管理人才和劳动者的素质。其次,要在大开发中充分注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不能为了脱贫而急功近 利。此外,观念要转变,要彻底改变过去存在的那种“内陆意识”,才能更有想象力,更有吸引力。(完) 相关专题:十年看浦东 |
|||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 |
中国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