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 港澳台新闻>新闻报道

回归三年话香江:讲普通话的香港人多了

2000年6月27日 06:31

  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六日电题:回归三年话香江:讲普通话的香港人多了

  中新社记者蔡先杰

  又是七月一日,遽尔之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三周年了,虽然绝大多数香港人都说不出自已的生活有什幺改变,但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与几年前比较,讲普通话的香港人多了。

  经营金银首饰店的洪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早些年,来帮衬的主要是东南亚华侨及欧美顾客,偶有内地人士光顾,但多属问价不买货,不会普通话的洪先生索性不理他们。可近些年,讲英文的顾客少了,操普通话的却多了,这些顾客不但自已买,而且帮亲友买,消费能力极高,几乎占了店里八成以上的生意。慢慢地,洪先生开始讲普通话了,后来他娶了一位内地的老婆,帮忙打点生意。

  岂止是金银店,时装、茶楼、酒店以至各种消费场所,讲普通话的客人都占了相当比例,如果在海关、机场看到肩扛手拖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不必问,准是来自内地的客人。即便是不动产的楼宇业,亦因近年大批内地公司来港上市,而增加内地的购买者。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央政府多次宣称全力支持香港,并顺应香港业界的要求,将赴港旅游配额提高百分三十,这些新增的购买力,是香港得以在经济萧条中艰苦支撑的重要因素之一。

  普通话的价值已反映在各类招聘广告上,那就是除了要求应聘者具备英语、电脑及相关专业技能外,外加一个条件:流利普通话。一家在香港执业的日本人力资源公司老板也说,现在外国大公司招骋CEO(行政总裁),也要求普通话或具内地背景。至于部分因香港就业困难而考虑前往内地谋生的港人,则肯定是自信国语能力可媲美内地雇员的一群。

  其实,发现普通话“含金量”的并非这些“后知后觉”的打工阶层,而是那些胆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老板们。八十年代初,香港制造业北移,不少老板用普通话与内地同行、领导沟通,有些香港老板就是凭籍其对内地市场的了解,担当起西方与中国的桥梁角色。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加快,以及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香港企业家迫切希望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分一杯羹”,普通话再次“增值”了。

  港府官员对普通话的态度更是明显变化。回归当晚,当时特区主要官员轮流宣誓,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及临时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以一口标准“京腔”赢得市民喝采。为此,特区政府多次组织官员前往北京大学,“恶补”普通话。如今,面对内地及台湾传媒提问时,官员们比回归前从容多了。

  为因应环境转变,香港中小学校都在回归后增添了普通话课程,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学校应以普通话教学,而非广东话。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学生们反映使用普通话不但增进语文能力,且能提高毕业后的就业能力。此间的大专院校也兴起普通话热,许多“普通话学习小组”应运而生。校方举办的内地交流计划,成为大学生们最热衷的假期活动。

  “香港讲普通话的人多了,有时你根本分不清是香港人,内地人,还是台湾人。”香港总商会总裁翁以登对此深有感慨。他认为,讲普通话反映港人的素质提升,以前港人仅将内地视作一个容易赚钱的地方,其关心的范围限于家乡、或有投资及生意来往的地方。现在,港人对内地的关注明显广泛且深入了,回归三年的历史,让他们认识到香港的命运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完)

  



新闻大观> 港澳台新闻>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论坛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